第 132 章-第2/4页
说完这句话的登山爱好者网友就匆匆屏蔽评论区,打算专心看直播,生怕看到自己再被骂。
但其他网友却一下沸腾起来。
【解说员居然这么厉害?】
【我就说声音耳熟,之前刷k2的各种古早纪录片里,解说都出现过】
【小鱼居然能请得动远古大神出山!啊啊啊啊,大神还亲切地叫他小余!】
铺面而来的评论看得班开元反而不好意思起来。
他就是一时情急想替余曜说话,倒是没想到居然真的有人还记得自己。
“那都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班开元很能认清自己的身份,也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曲临青道小裂缝,从背上取出一把折叠梯,二两下,就拼接成了能够横跨裂缝的长度。
他把梯子架设在裂缝上,用脚踩了踩。
松软的雪块瞬间塌陷,从边缘滑落掉进裂缝。
梯子看上去很削薄。
支撑的雪面又很松软。
屏幕外的观众们一下就急了,【这该怎么办】
硬着头皮走过去?
那也太危险了吧!
观众们都有点慌,紧紧盯着屏幕,生怕余曜一声不吭地就直接开莽。
这可不是用力跳就能跳得过去的。
裂缝区遍布裂缝,一个刹车不及,少年就有可能在跳过大裂缝之后摔进不远处的小裂缝,而且也没有助跑的空间。
余曜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他也的确没有直接冲的打算。
只不过原因跟大家想的很不同。
大众认为不能直接助跑跳跃的原因是没有空间容易失误。
但在余曜眼里,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没有助跑空间,好办,他的核心爆发力他最清楚,完全可以支撑他从上上条裂缝的边缘开跑,一口气跨越一小一大两条裂缝。
至于跳跃后难以刹车。
这就更好解决了。
余曜很确定自己能刹得住车。
攀岩和登山不同,但很多技巧都可以融会贯通,譬如行进间保护,也譬如动态跳跃。
在动态跳跃里,很多人都会误以为燃烧核心才是成功的关键。
但在余曜眼里,恰恰相反,能够在跳起之后及时化去冲势,才是动态跳跃能够成功的最关键所在。
经过专业体能训练,可以跳起的运动员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曲临青锋官,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完成探路任务。
这两个办法虽好,却太险。
虽说艾莫斯擅长大跳台,德米特里擅长坡面障碍追逐,理论上应该能够完成,但余曜不能拿他们俩的性命来冒险。
所以必须要想一个更稳妥的办法。
少年难得停下了仿佛永远在前进的步伐,静静地站在了大裂缝的前面。
在他脚下,是那架看似薄弱的折叠桥。
折叠桥……桥……雪桥?
少年琥珀色的眸子动了动,慢慢把背包放了下来。
【余是要减轻自己的重量吗?】
弹幕一下反应过来。
还有人语气激动地出主意,【快,余,你现在应该可以走过去了】
但余曜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先把背包用力丢到了裂缝的另一边。
然后,他就以一个俯卧撑的姿势,把双手插进厚厚雪层,撑到了雪地上。
【啊这,这是干嘛】
弹幕齐齐愣住。
还是班开元怔了怔,连忙解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余曜大约是想以过雪桥的方式通过这条裂缝。”
他这样解释道,“雪桥,是指到达一定高度后,裂缝两端冰雪生长堆积后,形成的登顶通道,如果雪桥松软,就需要登山者靠匍匐的姿势通过。”
【这样也可以?】
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知识点。
这样当然可以。
几乎在班开元的话音刚落,余曜就已经以一个利落的匍匐姿态,稳稳当当地通过了折叠桥。
人双脚站立在折叠梯上,因为受力点的位置,产生的巨大力矩会压塌推挤松软的雪层,但如果是匍匐在折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曲临青的,回头一定会有不少k2的爱好者拿它当学习素材。“(touwz)?(net)
不,或许是教学资料更加妥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