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章-第3/6页
可还没等大家伙兴奋上头,导播就会用不同视角的大屏幕提醒所有人,余曜现在的处境其实有多么的惊心动魄。
这些视角中,观众们最想看又最不敢看的就是从上往下的俯视视角。
原本三千英尺的垂直峭壁在此时宛如世界轰然割裂的边缘,山脚的帐篷和人都变成了几不可见的彩色小点。
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点恐高。
但人类对于危险的本能恐惧又会让人在站到高处时,莫名其妙生出一种迫切地想要跳下去,拥抱一切的冲动。
哲学家将其称之为“虚空的召唤”。
有点禅意,但观众们更能感觉到的其实是爽且害怕的紧张刺激感。
看完这场直播,肺活量都要变大
有一条弹幕很形象地玩了个梗,概括出了大家的现今模样。
但这些都只是开胃菜。
之前追过六天六夜直播,亦或者是在网上浏览过精彩片段剪辑的网友们谁不知道,横道和动态跳跃才是这条线上的终极**oss。
大家都期盼着正餐的开始。
但一想到余曜所要面对的危险,心情就马上就复杂起来。
啊啊啊,好像小鱼快点到横道,又好怕他现在就到
认为余一定会成功和替他担心应该完全不冲突吧
好慌又好期待
这样的纠缠心绪,在余曜依旧保持着匀速通过了曾经困扰过他很久的潮湿线条时,逐渐开始一边倒。
第十段的潮湿线条有多难过,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可现在呢,余居然轻轻松松就通了过去
虽然其中可能也有天气渐暖,滴水不能成冰的自然因素。
但天气一暖,蔓延生长的厚厚青苔就长到了薄饼片裂缝的另一面,占据掉少年原本的解决方案。
大家伙之前还暗暗担心呢,余曜有可能会在这里卡壳,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发生失误。
结果居然就这么平稳的过去了
未免也太
不可思议了吧
网友们满心震惊。
如果不是岩壁的颜色不对,我可能压根没想到这已经是第十段潮湿线条
不是,潮湿线条什么时候怎么好过了余甚至都没有减速
你们都在关心潮湿线条的难度,只有我想说,余已经一口气过了十条线了,他真的不需要休息吗
余曜当然需要休息。
只不过他的休息和观众们理解的不同。
观众们可能更认可他停在岩壁上,完全不动,用某种方式把自己支住,然后就开始喘气或者摆手的传统式休息。
但余曜压根就没这么做。
他只是在每一个难点解决后,短暂地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手脚职责。
如果刚刚的岩点用的是手,那么就调整成用脚和膝盖协同来支撑身体的模式。
如果刚刚的岩点用的脚呢,就改成单臂轮换式支撑的姿态。
这是余曜自己摸索出来的独特休息模式。
把休息和攀岩融为一体,既能放松自己,又能不降低速度。
除去保心的药丸只有四个小时药效,在黎明之墙消磨的漫长时光却也让少年悟出了一个新的攀岩思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