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第3/5页



一百米的距离转瞬即逝。

观众们只觉得还没有看够少年花样百出的过蘑菇方式,黑色的雪板就已经滑上了第一个跳台。

会是一个双周偏轴转体吗?

不对,余曜刚刚在外面那种大一点点的坡道上都来了个1620了,这个跳台虽然小了不少,但也应该不至于只是个两周。

蓝滑雪服大哥不自觉挺直了腰板,心想这下总该是1080了吧。

千回百转的念头从无数人的心头转过一瞬。

下一秒。

少年就在众人的尖叫声里飞了起来。

后空翻一周。

转体一周。

转体两周!

后空翻两周!!

居然是个DoubleCork14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曲临青感慨单板在这种雪道上居然完全不卡刃的同时,一边被少年后半段灵活有节奏的动感滑行姿态逗得合不拢嘴。

【哈哈哈,小鱼的膝盖一蹬一蹬,还时不时小跳一下,真的好像猫猫啊!】

【谁懂啊,我真的一直盯着鱼鱼的膝盖在看哈哈哈哈,一甩一甩的,真的太好玩了】

余曜其实也觉得挺好玩。

见下一段雪道上的雪包个头大了不少,完全可以用单板模拟猫跳的动作,就从善如流地蹦跳了下来。

雪板在蘑菇里跳跳糖般一弹一弹。

很快就到了下一个跳台。

总不能还是个1440吧?

大家伙都有点嫌弃这两个一模一样的跳台了。

但余曜当然不可能重复观众们已经看过的动作。

就算是不为分数,他也绝不会在同一轮次的比赛中使用完全一样的技术两次。

单板滑雪发展至今,完全不像自由式滑雪一样有着严格分明的分级标准和细则。

它无限接近于极限运动,更自由,也更散漫,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裁判打分的自由度也更高。

但无论如何自由。

在单板滑雪的裁判技术手册里,打分最重要的参考点,就是选手动作的多样性,也就是俗称的难度技术储备。

裁判们更希望看见选手们自由自在地在雪上驰骋,展现丰富多彩的技术。

要不然,大跳台也不能规定三轮里必须有不同类别的两种动作,坡面障碍技巧也不能把多样性和技术难度直接放在一起打分。

所以,即使是1440,也是完全不一样的1440!

余曜切换成右脚在前的反脚姿态。

冲上跳台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曲临青的眼里迸发出阵阵狂喜。

这个看起来就够复杂艰深的词组,同时出现弹幕里常看比赛的资深观众的聊天框,还有已经回过味儿来的现场观众嘴里。

【是BacksideDoubleRodeo1440!】

“厉害了!余曜刚刚完成的居然是一个BacksideDoubleRodeo1440!”

【这是什么?】

“跟刚刚的有什么区别吗?”

两地同时有人发问,发现者同时对着身边人科普道。

【cork是板在前,rodeo是人在前,rodeo和cork完全相反,而且需要特殊起跳!真的特别特别难!】

“……总之就是难度要高很多,含金量特别高,放在国际上都没多少人能做得好的!”

专业性的词汇太枯燥,解释的人又因为太激动而语无伦次,所以直播间和现场的观众们都听得云里雾里。

但并不妨碍他们已经听明白了,原来这个1440居然跟上一个很不一样?

余曜完成了两个完全相反的1440?

而且是用了不同的起跳方式,不同的翻腾方向,不同的跳跃方法,甚至后者难度更高?

直播间和现场观众们一下激动起来。

【我一直知道小鱼厉害,但是没想到他居然这么厉害!】

【1440都能跳出来花,不愧是小鱼!】

“卧槽刚刚居然是rodeo!我就说跟刚刚那个不一样!但他转太快了我还没反应过来!”

“啊啊啊,还好我录下来了!这可是第一手资料!又是彩虹桥波浪杆1620,又是猫跳加双1440,这个天霞峰来得可太值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曲临青“说你呢,老简,出战冬奥的动员会都能开得心不在焉的!你们单板滑雪那边这次到底行不行啊,怎么一次世锦赛世界杯的领奖台都没上去过?(touwz)?(net)”...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