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这顿打你跑不了



  洪武十五年。

  五月初五日仲夏,正午时分。

  金陵城的天气,闷热难耐。

  朱元璋的近侍太监云奇却顾不得身上的炎热,迈着小碎步,不断擦拭着脸上的汗水,由东宫马不停蹄地赶往朱元璋的寝宫养心殿。

  到了门口,云奇停下脚步,深吸了一口气,侧耳静听里面的动静。

  里面只有朱元璋强劲有力的呼吸声。

  云奇不敢惊扰,小心翼翼地推门而入,打算让自己先平静下来,组织好语言,待朱元璋醒来之后,再将探得的消息告知。

  却不知,朱元璋是马上得天下的人,又身居九五,早已经养成了轻睡眠地习惯,即便太监云奇已经很注意地将声音降到最低了,朱元璋还是醒了。

  因为,在他的心里,这件事直接关乎着大明的未来。

  朱元璋是一个家族观念十分浓厚的人,在他心里还始终保持着农村老人的一些特性,就是希望自己能够一手将子孙后代的事情都给安排好。

  所以,他十分得意的是自己有一个好儿子朱标,可以弥补他在文治上面都不足,而更让他欣慰的是他还有一个好长孙朱雄英。

  朱雄英年已15,各方面都已成型,比起他和朱标来,朱雄英可谓是文武双全,将来极有可能成为一代圣主。

  有一次朱元璋,朱标,朱雄英三代共聚一堂品茶的时候,朱元璋更是说出了:“咱们爷孙三人,可保大明两百年太平”的豪言壮语。

  朱元璋对于朱雄英的厚爱,还不止于此,他将自己的儿孙后代的辈分以及名字都是有规定的,如他自己的儿子全部是两字名,且名字中必须带“木”。

  到了下一代,朱标的儿子就应该是“允”字辈,朱棣的儿子则都是“高”字辈。

  这在现在看来是小事,但在古代宗法社会下,则是不得了的大事了,却唯独朱雄英可以例外,可想朱元璋对他的厚爱。

  其余学习生活方面,更是高标准,到了另旁人羡慕的地步。

  加上雄英本人也十分争气,先生们都夸奖不止,这让朱标庶出的儿子朱允炆在朱雄英面前十分自卑。

  朱雄英却十分爱护这些弟弟妹妹,朱允炆因此也十分敬爱这个大哥,唯独一人内心极为不满,太子侧妃吕氏。

  不过,她也没有办法撼动,常妃是常遇春之女,家族势力可比她强大,就算她深得朱标厚爱,也依然不可能扶正,直到常妃病薨,她才有了希望。

  可朱雄英皇长孙的身份,依然无法代替,终于一个天大的机会到来……

  ……

  朱元璋低垂眼帘,声音中难掩担忧,低沉地问道:“长孙情况如何?”

  太监云奇被朱元璋的声音一惊,连忙跪在地上,慌忙间也来不及组织语言,答道:“回上位,长孙他,他,因不治,薨逝了!”

  “什么!”

….

    咚,朱元璋暴怒着,一脚将云奇踢倒在地。

  啪,龙案上的玉盏砸在地上摔得粉碎。

  轰,那些还没有来得及批改的奏折也被掀翻在地。

  朱元璋来回踱步,努力想让自己平静下来,却毫无作用,他眼角透出一股冰冷杀意。

  大喝道:“这些废物统统抓起来,杀,杀,杀!”

  云奇明白其意,连忙撤退准备去传令。

  “慢着,动作要快,消息要封闭,不能让皇后知道了。”

  的确,对于朱元璋来说,出了这么大的事,不杀几个人,是没有办法解心头之恨的,这还关乎皇家威严。

  倘若被马皇后知道了,她一定又会拦住不让杀人了。

  云奇本来对于朱元璋敬畏马皇后的情况是很清楚的,他之前还打算禀告给马皇后。

  现在有了朱元璋的命令,他也不敢违背,于是领命前去,将昨日陪同长孙出游和一干御医等相关人员,抓了起来,全部杀了。

  朱元璋心情平复了半天,不接受事实也没有办法了,于是离开养心殿,着急往东宫赶去。

  此时,东宫之中,一向仁慈厚爱的太子朱标,痛失爱子,即使知道朱元璋会大开杀戒,他也没有心思去阻挡。

  侧妃吕氏和朱允炆,领着连话都不会说的朱允熥,陪伴在太子朱标身边安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