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外门



    张之鹤何许人也?峨眉派外门丙字辈弟子,(在冉慕没来之前)整个“进学堂”里天赋最高的弟子。入门仅一年,便已踏入练骨之境,实乃当时之天才也。其叔祖父曾是当朝辅政大臣张华,位及司空,封庄武郡公。其父、叔父亦曾是朝中三品大员。张家曾几何时可谓是当之无愧的关中大族。奈何其叔祖父张华不幸卷入赵王谋反事件,被政敌司马伦、阎缵杀害,并移三族。一代大族,土崩瓦解,幸而其父张景后得性而逃,逃至益州。担心赵王司马伦会派兵捉拿自己及家人,张景后不得已将儿子张之鹤送上峨眉山。时年张之鹤方才十二岁。(尽管张之鹤未到弱冠之年,但如果被抓到一样会被流放,流放的孩子基本等于是等死了。)

    入了峨眉派,便成江湖人。朝廷江湖两不相干,是多少年来双方共认的规则。故而张之鹤的这条命算是保了下来。

    作为没落大族之后,张之鹤这一年在这“进学堂”内的日子过得可谓是小心翼翼,深怕得罪了堂里某些当朝权贵之后。曾几何时自己是整个晋朝中最被看好的后辈,如今却落得拾人脸色过活,真可谓是虎落平阳被犬欺。这山上一年的生活,让他“学”会了始终带着一副笑脸迎人,“学”会了谦卑,“学”会了忍。

    所以即使面对着小上许多的冉慕,张之鹤对他的笑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是更盛了几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耐在大典之外接受试力入堂的。

    张之鹤恭恭敬敬地向冉慕施上一礼。冉慕自从离开冉家村后便频繁看见“施礼”,小脑袋一转便明白张之鹤这是在与自己打招呼,便有样学样的回了一个。殊不知施礼的高度、动作与双方的年纪、身份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他这照猫画虎地一拜,非但体现不出尊敬,反倒是显得有些轻蔑的意思。

    张之鹤并未作声,只是将这一切尽收眼底,藏于心间。

    “鄙人姓张,名之鹤,字平天。贤弟若不嫌弃,可以叫我之鹤兄。”

    “我叫冉慕,你就叫我木木吧,我的朋友们都这么叫我的。”

    对于冉慕的言行,张之鹤有些费解。

    怎么看,眼前的冉慕都不像是贵胄,倒像是山野村夫之后。对于礼数一窍不通,言语间都是些粗语,莫非他是某位将军之子?可是在自己的记忆中,朝中未有冉姓武将啊?莫非是化名?亦或是新贵?冉慕短短的一句话,却引发了张之鹤的无数猜想。

    “冉师弟,请随在下去往贤弟的住所。后再领贤弟四处熟悉堂内环境。至于书本、衣物及一数应用之物,在下会吩咐侍者送至贤弟的房内。贤弟可有不满之处?”

    事无巨细,张之鹤皆已想好,字字句句,皆在礼。冉慕心中甚是感激,只是张之鹤太过客气,不免让人觉得难以拉近距离。

    “谢谢你,之。。鹤师兄。你就不要叫我什么贤弟了,就叫我木木吧。”

    “不必感谢,这都是在下应该做的。”对于冉慕的要求张之鹤只是一笑置之,“贤弟请随我来吧。”说完领路走下石台。

    两人穿过庭院,面前是一片整齐的屋子,此处便是供外门弟子住宿的区域。一路上,所有碰到的外门弟子无论长幼,张之鹤皆是微笑、行礼,一言一行滴水不漏。此片区域位于庭院东侧,成四方形,西高东低,依山而建,其中部分房子因地势或略高或略低。其中房屋整齐排列,以十为行,以廿为行,共廿十之数,向东绵延。两行之间,间隔一丈,两列之间,间隔三丈,以确保每屋的阳光。即便如此,在此住的久了,就能发现各屋之间还是有着些许的差距的。

    这一切冉慕不懂,张之鹤却是深谙其道。念想一转,张之鹤决定以此为机会,探一探冉慕的底。

    关于谁住哪屋这种小事儿,教头和教员是不过问的。能否住上好屋子,往往得依靠实力(实力强无人敢和你争)、人脉(与师兄关系好可以提前知晓可靠情报)、运气。

    大典已过,外门弟子们都早已挑选完毕,已无单独的屋子,冉慕只能和其他单住的弟子合住一屋。不过这里的屋子本就是设计给两人合住的,绝大弟子也都是双人合住,所以和其他人合住其实并不委屈冉慕。只是这剩下的几间屋子,为何只住进一人是有缘由:房屋破败、居住者孤僻凶恶、内有异味、以力强占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