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小算计不丢人-第2/3页
刚才刘大娘跟凤英嫂子还跟我们说呢,说是让我们姐儿俩到她家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守岁。
反正都是女人,挤在一起还热闹。”
“那是,要不然怎么会有远亲不如近邻的说法呢!”
周林点头附和,心下却在惋惜。
可惜啊,迟了一步,要不然他也可以邀请这姐儿俩跟他们一起到岳父家吃年夜饭的,岳父岳母跟奶奶肯定高兴。
他们这种子孙单薄的长辈,最喜欢多跟年轻人接触了。
他反过来一想,这姐儿俩也不一定会答应。
就像陈思乐说的,刘大娘跟她儿媳两人都是是女的,这姐儿俩跟她们在一起过年,也有可能更自在呢!
不过不用怕,年夜饭错过,他还有办法拉近双方的距离。
“对了,初三我大伯会过来看我跟秀云,你跟思安有没有信或者是东西要捎回沪市的?
如果有的话,我到时可以跟我大伯说一下,让他帮你们捎回去。”
这样不仅仅能拉近自己与这姐妹俩的距离,还能让大伯顺便认识一下陈思安跟陈思乐的爸爸,哪怕只是其中一位,那也是不错的收获了。
不过,最好还是陈思乐的爸爸,他听起来比较好相处一点。
周林发现,自己的脑子比之前活了许多,尤其是琢磨搭关系这一类事情。
不过他也不觉得是坏事,这么一点小算计不丢人的。
人在这个社会上,就是需要处朋友,处关系的。
没有人可以是孤岛的。
不过前世的他,起初并不明白这个道理。
亦或是他明白,只是不想去跟人沟通而已,他只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
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有的时候,对待生活的态度,消极、还是积极,所迎来的结果,可能就是天差地别的。
这可是他上辈子,用一世的失败总结出来的。
虽然不能说完全对,但总归是有一定道理的。
“真哒?
那太好了,邮局那边寄信可慢可慢了,有的时候还总丢。
打电话就更不方便了,公社邮局都没有电话,要到镇上才有。
我有好多话要跟我阿爸跟姆妈说呢,等下回去,我就要写上一封厚厚的信。”
陈思乐自然没有明白周林的“险恶用心”,非常开心的应下。
不过,周林估计,即使她知道了自己的用意,也不一定会有什么不好的想法的。
毕竟,还是她自己得了方便。
至于认识她爸爸,每天她爸新认识的人多了去了,如果周林的大伯能借此给她爸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也是他的本事。
陈思乐就是这样一个心胸宽广的姑娘。
这个小小茶话会开得很是成功,小姑娘高兴地抱着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跑了,说是要借回去看。
周林自然也不会反对。
因为他看得出来,这丫头也是个爱书之人,书借给她,他放心。
小丫头走后,周林也没有闲得下来。
因为来求对联的人开始多了起来。
这回周林也不积攒了,都是当场写,按照来的顺序,一个个地写。
单这一下午,他就写了近二十副对联,手都快写酸了。
加上上午的,总计三十六副。
收获了二十八只馒头,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年货若干。
有八副对联他们没有收润笔费。
除了刘大娘、老牛头、陈思乐姐儿俩,还有堂舅跟岳父家以外,秀云还拒绝了另外三户人家的馒头。
这三户人家,全都是队上的困难户。
当然了,以周林不爱与人打交道的脾,他并不是很了解。
这不是有秀云嘛,她对自己队上每家每户的情况都熟悉得很,谁家真穷,谁家假穷,她心里是门儿清。
这一遭,周林也真是长见识了。
之前自己还真的挺不会做人的,除了知青小院的,他也就曾经免过堂舅的润笔费。
至于说秀云为什么不免掉队长家的馒头,其实并不是她不想免,而是队长他不肯。
队长说了,自家一不是困难户,又不是周林的亲戚,如果连他家的都免了的话,周林再收别人的馒头,那就会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