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面墙的书



  说话的是个女孩,娃娃脸、大眼睛,看着只有十四五岁的样子。

  其实她就是脸嫩,真实年龄已经快满十七了。

  女孩叫陈思乐,跟周林一样,来自沪市。

  她跟她堂姐陈思安同一年出生,只相差几个月,两人比周林小六岁,所以在周林眼里,她俩也确实还是两个孩子。

  七五年的秋天,她们姐儿俩高中毕业以后,去了上千公里外的一个偏远村子,在那边落了户,过起了天天在地里刨食的生活。

  只是没过多久,姐妹俩就写信回家求救。

  原因并不是她俩吃不了种地的苦。

  而是,她们实在受不了那边的气氛,因为那里的人对他们这些知青非常不友好,不仅克扣他们的知青粮,最主要的,他们大队知青办的领导是个色中饿鬼,去得早的那些女知青,但凡有一点姿色的,全都被他揩过油了。

  这妹妹陈思乐机灵,一看形势不对,立马写信回家求救。

  也好在她俩年纪太小,那个色鬼再色,暂时也没把歪脑筯动到她们的头上。

  好在陈思安她爸有个战友在永红公社,于是就想办法托他帮着通了通关系,之后就把这姐儿俩的户口给落到了这里。

  因为八队有个周林,那战友就顺便把这姐妹俩也安排到了这边,说同是沪市人,能相互照应一下。

  这两个丫头都不是讨人嫌的,姐姐陈思安喜静,而妹妹陈思乐却活泼,不过两人的脾气性格都很好,因而人缘也特别好,比早来好几年的周林混得还开呢。

  本来这姐妹俩今年就应该回沪的,不过不知道哪里出了点问题,有个什么文件被卡住了,所以不得不滞留在这里。

  不过她们也不会待太久了,周林记得,过完年没几个月,好像五一节还没到的时候,她们就办好手续回家了。

  看陈思乐这个架势,估计她也是来请周林帮着写春联的。

  果不其然,她的下一句就这么说了,

  “周哥你的字好,帮我们写副春联呗!我跟我姐的毛笔字,比鬼画符好不了多了,要是贴出来,那就太丢人了。

  喏,这些是给你的!”

  说完,她还吐了吐舌头,然后背在身后的手转到了身前。

  原来,她左手里抓着用来写春联的红纸,右手却托着一只搪瓷碗,里面除了一只大白馒头外,旁边还有好几颗奶糖,另外,竟然还有两颗巧克力。

  哟,这丫头可真是舍得啊,奶糖跟巧克力在这个年头可是稀罕物,奶糖供销社有的时候还有得卖,而巧克力,那是连卖都没得卖的。

  估计是这丫头家里寄过来的。

  周林就忍不住一笑,

  “叫我哥,还给我送礼啊?你问问你嫂子,看她说这礼我能不能收?她说能收,我就收!”

  正在门口放东西的秀云听了,忍不住偷偷瞪了他一眼,上前来接过陈思乐左手里的红纸,却推拒着她的另一只手,

….

    “思乐,快把东西收回去。

  你周哥那是跟你在开玩笑呢!

  哪能要你的东西,都在一个院里住着,你们又都是从沪市过来的,平日里处得就跟亲兄妹似的,哪有哥哥帮妹妹做事,还要收礼的道理?”

  陈思乐当然是拒绝了,“这不行,哪有出力不收报酬的话,这糖果是我妈妈前些天寄过来的,没几颗,就是想让嫂子你尝尝味道。还有这”

  秀云坚持不收,陈思乐又坚持要给,两人你推我挡的,就在那里玩起了推手。

  不一会儿,陈思乐就败下阵来。

  要论力气,她哪里能比得上从小就在地里干活的秀云。

  “唉,不玩了!”

  陈思乐把搪瓷盆放到窗台上,甩了甩自己的胳膊,撅着嘴抱怨道,“嫂子,你力气好大啊!”

  可紧接她又马上换上了副笑脸,上前挽住秀云的胳膊,

  “嫂子,能不能参观一下你们的家啊,我还想亲眼看着周哥帮我们写春联呢!

  之前周哥一直严肃得很,我跟姐姐都不太敢跟他搭话,没想到,他还会跟我开玩笑。”

  她这倒是实话,前世的周林跟这姐妹俩一直就没有走得太近,点头之交罢了。

  她这么一说,其实也正中周林的下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