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分肉也要讲究技巧的-第2/3页
就在他忍笑忍得肚子疼的时候,岳母她老人家大发慈悲了。
只见她放软了音调跟秀云奶奶说着,
“娘,您早饭都没吃,肚子该饿了吧?
正好秀云两口子已经过来了,我再去炒两个菜,咱们就可以开饭了。”
老太太早就被她哄得服服帖帖的了,对着她眉开眼笑的,
“好,好,还是我家巧珍贴心,不像那个臭小子……”
“臭小子”宋双泉在一旁陪着笑脸,只是那笑容,怎么看怎么都让人觉得可怜兮兮的。
……
八仙桌上,一共有四菜一汤。
大白菜炖肉片,煎得焦黄的大肥肉片子,配上鲜嫩的白菜叶,看着都觉得很香。
而另外一碗红烧冻鱼,周林看着很是亲切。
这是他母亲的拿手菜,他从小就爱吃。
冬日里,将新鲜的鱼红烧好,并不趁热吃,而是等放凉了,鱼汤凝固成Q弹Q弹的胶体,他们称之为鱼冻。
这鱼,可以是淡水鱼,也可以是海鱼,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味。
而鱼汤里,最好加上炖得烂烂的黄豆,吃起来可说是一绝。
无论是配粥、拌饭,或是下酒,都非常不错。
而桌上这份是鲢鱼黄豆冻,因为前几日队上的鱼塘刚起鱼,家家户户都分了不少,所以现在队上各家各户最不缺的荤菜,就数鱼最多,而所有的鱼当中,又以鲢鱼居多。
另外还有一盘青蒜炒鸡蛋,一份凉拌菠菜,都是时蔬,碧绿碧绿的,看着就很可口。
汤是豆腐汤,里面烫了一小把小白菜,还滴了几滴香油,那味儿,勾人得很。
虽然算不上特别丰盛,可在七十年代的农家,哪怕是待客这也算是很高级别了。
….
周林庆幸,还好他答应秀云过来了。
前世的今天,也不知道这家里的三位长辈,在家等了又等,最终也没等到女儿女婿回家吃饭后,他们是没怎么样的心情。
总之,肯定不会太好。
这时,宋双泉拿了只大海碗过来。
老远,就闻着一股酒香。
那里面肯定是刚刚热好的米酒。
周林知道,自己这个岳父平时好这口,恨不得天天都喝,不过每次也都只喝一点点。
不是他酒量不行,而是他舍不得喝。
现在粮食还是比较精贵的,所以用粮食酿制的酒自然也是比较精贵。
因为宋双泉从来只喝镇上酒厂酿的米酒。
他是从来都不喝白酒的,总说那酒上头,还说都不知道是不是用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勾兑出来的。
他只相信家附近酒厂的出品,那边他可是亲自看过的,放心得很。
不过很可惜的是,那酒厂在90年代初就倒闭了,没有扛得过改革浪潮的冲击。
其实周林听说过,酒厂本来没有那么脆弱,要不是那几个所谓的领导瞎胡搞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倒闭的。
周林还记得,那时岳父伤心了许久,转回头就开始自己闷头在家做起米酒来。
没想到,他老人家很有酿米酒的天份。
只失败了一回,就成功了,之后,他的技术就越来越纯熟。
再后来,周遭的村民们,都知道老十大队八队有一个老宋头,酿得一手好米酒。
过来打酒的,来请宋双泉上门帮着酿酒的,不在少数。
无心插柳之下,这竟然变成了宋双泉生财的一个路子。
“来,喝点儿?”
宋双泉拿了两只酒碗,一只放在自己跟前,另一只,自然就是给周林的了。
不过,虽然他说的是疑问句,周林也不敢推拒啊,所以,这个问题就只有一个答案。
“好的,就喝一点儿,爹,我酒量不好,下午还要帮人写春联呢!”
周林听到自己这样说,现在的他,特别庆幸自己有个写对联的活儿在身,这就相当于尚方宝剑了。
“嘿,你想喝多我还舍不得呢!”
宋双泉给自己倒了大半碗,然后又给周林倒了半碗。
“来,先喝一口暖暖胃!”
然后“滋溜”先抿了一口,接着就发出了一声满足的喟叹。
另一边。
“秀云,别光看着啊,这才离家一天,怎么就这么生分了?快点招呼林子夹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