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八方有客入门来



    金陵城内,苏家酒楼。三楼雅座,都是一些达官贵人常来之处。樟木屏风后,酒桌上荤素热凉各三道,旁边一瓷壶,凤喙酒嘴,闻闻酒味,十五年的女儿红,唯有苏家酒楼有这等上好的琼浆玉液。

    “老师,这便是前几日,你提过的安身三策吗?”一人将手中奏折放下。

    “回陛下,正是,当今天下,八大城池有七路藩王,三家国姓藩王尚可,四家外姓藩王,溧阳候,河间候,南阳候,建业候,虽说都是先帝立下的有功之臣,但是一代光荣已过,年青的一代想要延续祖上光辉,就要付出足够的努力,不是走鹰逗狗能够做出来的。德行不佳,权力过大,自然要削。中央集权,此乃国家安身立命之本”这两人身份也是呼之欲出,当今圣上周幽,以及帝师裴钰。

    “那,老师这安身三策,实施下去就能立竿见影吗?”

    “陛下说笑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安身三策,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老师,既然是循序渐进,不如过几日,随我去见见三哥,从三哥入了寺,想来也有近三年未曾见过了,顺带去看看我那人小鬼大的侄儿,听得传言说,我那三嫂在太安可是如菩萨转世,救苦救难,有些百姓可是都以家中能挂上一副她的画像为荣呢。”说话人语调不高,只是听者禁声,一时间有些安静。

    “陛下,有一点微臣倒是不太认同。”

    “奥?怎么说?”

    “太安候,现在可是君子六艺样样精通,人小鬼大可是不足以概括了。”

    “君子六艺,我这个当叔叔的再养尊处优,狩猎场上也能让他三箭。”周朝人善射,举国上下也是推崇至极,就连帝师裴钰都能开弓引箭,当然准头可就另说了。“老师,那择日不如撞日,就明天吧,去准备车马,莫要仪仗,让官员禁声就行,对于这些眼睛盯着朕的苍蝇蚊子,朕本来也就没有打算瞒着。”

    “陛下,是不是再等几日,三年一度的京察考核将近,陛下是不是要留在金陵主持大局?”

    “京察考核,早都是内定的事,该撤的撤,该升的升,让吏部自己决断,事事都要朕来,那朕还要这些人干什么,揣度圣心这种事,他们不是最擅长了吗?好了,莫要多言,礼部尚书裴钰接旨。”周幽见裴钰还想说话,只好摆出皇帝架子来,说两句有分量的话了。

    对面之人立刻离座叩拜,跪地领旨。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命裴钰即刻准备车马行囊,奔赴太安,另传旨苏凤安随行,明日辰时三刻动身。”说话之人语调轻快,甚是高兴,说完还抿了一口桌上的女儿红

    “臣裴钰领旨谢恩。”

    “平身吧,老师可不要怪学生无礼,再说,老师也数月未见雪柳了吧。”

    “是,劳烦陛下挂念,去年举家迁移金陵,可微臣母亲因年事已高,不能远行,小女想替父尽孝,未曾到得京城。”

    “我可是听说我这小师妹,顽劣异常,没想到也是孝心可嘉啊。”

    “脾性顽劣倒是误传,不过十三四岁的孩子大多是童心未改。那些王公贵族子弟,少年老成,有几个不是装出来的,本性使然,随心而行,这也是我的老师交给我的,微臣当惯了老师,今日也把这句话送给陛下共勉。”

    “恩,诚然如斯,当今局势风云变幻,这太平盛世之下不知多少暗流涌动,不仅是内忧还更有外患,希望老师助我。学生定当不离不弃。”周幽对着裴钰施一礼,庄重而平稳。

    “陛下于天下,乃是万世鸿福,臣裴钰不比古人先烈,但只是为知遇之恩,万死难以报之,臣裴钰不求生前身后名,但求陛下朝纲永固,一统天下。”

    裴钰一席话,掷地有声,如闷雷绕耳。周幽闭口不言,起身走到窗前,“老师,你看,下雨了。”

    裴钰随即起身立于周幽身后,师徒,主仆二人寂寥无声。春雨入魂,丝丝扰心。

    ---------------------------------------分割线-----------------------------------------------

    雁门关如今也是成了一个汉人胡人的贸易来往地,今日日薄西山,关卡已经将近关闭时间,守关的记事员刚准备收拾纸笔,赶巧远处来了两骑轻尘,记事员年事已高,但是眼神还蛮好使,头颈高昂,四肢稳健,沾赤汗,沫流赭,汗血宝马?来人这身份定不一般,胡人部族现在当属乞颜部落势力强盛,也和大周关系平和,当今圣上的姐姐当年更是嫁去草原,成了乞颜部的可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