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过武关遇扶苏 入咸阳馨德府



    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车队从南阳郡宛城外的驿站出发,闲公子带着两位姑娘不再乘坐厢车,而是一起并头骑着骏马与车队同行。

    几日后过了南阳郡析县就快走出南阳盆地,来到了通往关中盆地那条长长的武关道。

    这一路武关道之行,道路渐渐变窄,刚好容得车辆通行,又行得半日,地势突然开阔,原来是到了武关。

    曾经的秦楚分界墙延绵到两侧秦岭的山体,高高的城门楼,上书武关两个大字,长达千米宽五百米的城郭,北倚岩崖,南临绝涧,河水环东、西、南三面,城址横出河心,吊索桥高高升起。

    山水环绕,险阻天成,这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八百里秦川的南大门,曾被誉为:重关天塞控神洲,关门不锁敌难犯,武关一掌闭秦中,襄郧江淮路不通。

    来到这城墙之下,老亲兵巴忠在城门前呼叫城楼上的卫兵,城门上的兵卒看到是郁山寨的巴忠,便放下了吊索桥,大大宽宽的桥板瞬时落地,拍起河岸这一侧好多尘土。待尘土落定,众马车跟随巴寨主,一条长龙走入这武关城门。

    出了武关,武关至关中盆地的这一段武关道更是崇山峻岭,崖高谷深,长长的车队伴着这条蜿蜒秀美的丹水河而行。

    紧随车队,闲公子三人并排骑马漫步而行。

    这样骑马最舒服,不颠簸。

    “高高此山顶,回望惟烟云。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乘者及负者,来去何云云。”闲公子吟道。

    “公子好诗啊,不过听这诗中的语句应该是诗人站在高山顶所吟,不应该是站在这谷底啊。否则这诗句就要改动了。“吕倩笑着问。

    “此诗名为‘登商山最高顶’,这首诗白居易所写,他站在这商山的顶上向下看,有感而发啊。“闲公子言道,闲公子心想,这后世的名人,你们是不可能知道的。

    “这商山顶到这谷底的石壁如此陡峭,这人能上去也算是非常不错了。相必也定是从背面的山坡爬上去的。“巴小岩抬头望向山顶言道。

    吕倩接着说道:“我们已经进入了内史的地界,刚过了商南县,过丹凤,奔向商县,再过峣关可至蓝田的驿站。关中地势较为平坦路非常好走,很快就能到达咸阳了。“

    巴小岩自从接替姨母掌管郁山寨以来,第一次进入这武关道来咸阳送丹砂矿。这里的路,她自然是不熟悉的。全凭巴忠老亲兵带路。这位老亲兵巴忠一直在姨母巴怀清的手下当差,武关道他最为熟知。而这位吕倩姑娘,虽说是一位郡守的女儿,若不是她对这人文地理的真心喜好,做为一名少女,又怎会了解到这么多的人文和地理。所以巴小岩这是真心的对吕姑娘发出了赞叹。同时也更加的担心,吕倩如此的有才能,有心计,必会招致闲公子的喜欢。从吕倩的眼神中,也可以看到她对闲公子无限的仰慕。

    “吕姑娘对这地理如此了解,我深感佩服。真不愧是出自名门闺秀啊。“巴小岩由衷的对吕倩发出赞叹。

    “巴寨主过奖了,你如此年纪就已经是天下第一寨郁山寨的寨主,这样的能力,也是我们这代女子之中的翘楚啊,将来想必也是怀清前辈级的人物。“

    “两位姑娘都是冠绝天下的奇女子,有缘与两位姑娘同行,闲某也是非常的荣幸啊。“望着两位美貌的佳人,闲公子也是一脸荣幸。

    “闲公子,我很好奇,你那背在肩上的宝物,实在是太神奇了。世上怎会有如此的宝物呢?“吕倩问道。

    “吕姑娘问的问题也正是我想问的,请闲公子解惑。“巴小岩也插口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