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他想拉皮条了-第2/3页



    俗话说,家花不如野花香。

    这男人们出门在外,看什么都觉得新鲜。平常大鱼大肉吃多了,就想吃点家常小菜,换换口味,调节一下自己的心情。

    他以前就是这么过来的。

    反正外面的那些女人,随便玩玩罢了。不用娶回家的。

    赵衙役在这里一边想着,怎么巴结县令老爷太太的外甥,顺便拉拉皮条。一边又在心里头琢磨着,自己这一次该敲村长陈七两多少竹杠。

    陈七两知道这几人的来意。

    无事不登三宝殿,他们就是来收钱的。

    收的钱多还是钱少,也是他们说了算。

    农民们生存也不容易。陈七两虽然是陈家村的村长,比村里绝大多数的人都要有钱。可他家里说到底也不富裕。

    他家儿子孙子一大堆。

    全家上上下下已经有了37口人。

    管着37口人的衣食住,劳心又费力。

    为了不让底下的那些小子们饿死,他们这些老家伙们都是拼了命的在田地里蛮干。

    然而,他们整日努力辛勤的干了,也就只能混个温饱而已。再想往上进一步,都不可能了。

    陈七两早就看明白了,三个人当中眼前这位年轻的于文书,他地位最高,分量最重。很有话语权。

    于是,陈七两带着自己的几个儿子,卯足了劲拍他的马屁。

    一会儿说他一看就知道是个富贵人,出生不凡。一会儿又说他文采飞扬,乃文曲星下凡。

    伸手不打笑脸人。

    虽然陈七两跟他那几个儿子拍马屁拍的特别直白,但也把于苏岑拍的特别的爽快。

    于苏岑以前开当铺,接触的都是县城那些祖上阔过的破落户。

    那些人绝大部分都是读过书的,身子骨好似还有几分傲骨在。做不出如此直白坦然的拍他马屁的事。

    但是现在到了这陈家村,他感觉到一股特别强烈的新鲜感。

    他也终于意识到,这些看上去很无知的泥腿子,原来以前还真就读过几本书?

    要不然,他们能说出这些不同样的谄媚阿谀之词呢?

    好听的话,只要是个正常的,他们都爱听。

    于苏岑飘飘然了,他还是没忘记这次要办的正经事儿。

    “老陈啊,行了,那些好听的话,你就别说了。我呢,不是那种蛮不讲理的人,也不是那种喜欢挑别人的刺,找别人茬的。”

    “按往年的规矩,咱官府夏秋之际都会收三成税。还是得用银子交。”

    陈七两听了,露出一脸为难的表情。

    “大人啊!您有所不知,咱这村里家家户户为了交春季的人头税,夏季的粮税,已经到了典租老娘和老婆的地步了。这次要是真的按照三成税收,咱们小老百姓明年就得活生生饿死了!”

    于苏岑听了,就知道这老家伙是在跟他讨价还价。

    他其实也知道,这税要是照实收,根本就收不上来。

    他姑父姑母先去找过他,跟他说了这县里收税的事。

    其实按照朝廷以前派发下来的指示,这一般情况下,他们这只能种一季春小麦,也就是农作物一年只能收一次的地方,只在秋季交税。

    然而,他姑父的亲叔父,也就是前县令大人,以前就跟县里大户定好了规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