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半岛风云-第3/3页





    韩艺头一回想支持李义府的看法。

    契苾何力道:“李中书,你说得倒是简单,当年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时,可是隋朝最强盛的时候,可也没有你说得易如反掌,这行军打仗非你所长。”

    言下之意,就是你不懂就别妄开尊口。

    许敬宗立刻道:“隋炀帝之所以惨败,就是因为当时国内百姓已经厌战了,军心涣散,如今也是如此,为了新罗去征伐高句丽,百姓岂会支持,老夫虽未带兵打仗过,但也懂得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

    许圉师抚须道:“许侍中言之有理呀,臣也以为攻伐高句丽该慎重行事,毕竟前朝与我朝都讨伐了数次,但结果却都不是很乐观,只是无意义的损耗国力。”

    卢承庆、任雅相均是点头。

    李治也稍稍点头。

    李绩见李治又偏向了文臣,顾不得太多,急忙道:“此事可危机我大唐安危,虽说我大唐如今国泰民安,但是古语有云,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当年隋炀帝为何讨伐高句丽,绝非是好大喜功,亦或者师出无名,是高句丽一直觊觎我辽东地区,不断的骚扰边民,国内也是治兵积谷,而且是高句丽先出兵的,隋炀帝才决定出兵讨伐高句丽,这是绝对正确的,只不过隋炀帝没有取得战略目的,甚至后来惨败而归。而且,高句丽一直都非常忌惮后方的新罗和百济,做梦都想稳固后方,这样一来,它就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我大唐,如此此时不出兵,到时会给我大唐来带来极大的威胁。”

    许敬宗笑道:“记得贞观末年,也是司空建议太宗圣上出兵高句丽的。”

    李绩一怔,黯然无语。

    李治轻咳一声,道:“当初那一战我大唐还是狠狠的重创了高句丽,只是没有彻底消灭高句丽,绝非无用之功。这些年来高句丽可一直都在疗伤,换得辽东地区几年的安定,朕也是深受其益,因此司空当时的建议出兵是非常正确的。”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不过兴兵攻打高句丽,的确要慎重行事,毕竟隋朝的惨败至今还历历在目,我们决不能重蹈覆辙。”8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