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2/3页





    读者一看,说好的反击了,怎么一开始就歌颂士族呢?

    但往下一看,原来是一座水中桥啊!

    有句话说得好,借古讽今。

    韩艺没有任何掩饰,别的士族都不提,就拿崔卢郑王说事,目标非常明确,思路非常清晰,为什么魏晋时期的崔卢郑王那么的风光,而唐朝的崔卢郑王却那么的落魄。

    韩艺对此是列举了一连串的例子,直接将崔卢郑王抹黑成了邪教,偷蒙拐骗,**掳掠,无所不作,个个都是岳不群来的。因为崔卢郑王代表着是四个庞大的姓氏,清河崔氏有富裕的,也有落魄的,有正直的,也有邪恶的。几百年传承下来,支脉太多了,肯定不是个个都混得好,个个品行都好。

    韩艺好的是只字不提,专门写坏的,而且还都是真的,谁谁家,家住何处,叫什么名字,写得非常清楚。

    只阐述一个观点,这样的人也值得大家去尊敬吗?

    他们受人尊敬,只因他们是崔卢郑王,跟道德、能力、品行没有一点关系,贵的只是皮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随后又列举马周、武士彟两个纯寒门出身的三品大官,他们如此的正直、善良,才华横溢,为何却得不到别人的尊敬,反而受到排挤。

    这不怪士族,怪寒门。

    就是因为寒门子弟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脊梁都是弯的,如同一条狗,趴在地上巴结士族,你还有什么资格抱怨庶族不受重用,这些腐朽的士族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没有骨气的寒门,才会变得如此之高贵,然而,人家却视你连狗都不如。

    人不能贱到这种地步啊!

    为什么要这样,我们生活在科举制的唐朝,而不是九品中正制的魏晋时期,你们为什么还要弯着腰。

    随后又列举当朝士族压制、诬蔑、鄙视寒门的一些例子。

    寒门子弟心中的怒火烧得更旺了。

    与其说这一篇文章是在骂士族的文章,还不如说是骂寒门的文章,你们这些没有出息,没有骨气的家伙,你们永远都成不了贵族,士族年代你们是士族奴隶,如今我大唐的均田制,你们已经成为了土地的主人,你们为什么还要当自己是奴隶。

    结语就是,寒门,醒醒吧!你们是大唐的子民,是陛下的子民,不是士族的奴隶!

    言语非常犀利,那真是字字见血。

    虽然这篇文章是元牡丹代笔的,但其实是完全贯彻韩艺的意志。

    就这两篇文章!

    但是足以。

    .......

    .......

    万福楼!

    滴答!

    只见几名身着简朴的青年坐在桌前,看着大唐日报,一边看就一边掉泪,个个都是面红耳赤,这内容实在是太直接了,简直就是用寒门的血与泪筑成的,如今寒门子弟也确实很委屈,要生活在两三百年前,那倒也算了,那本来就是贵族的年代,你无法反抗,那也不会多想 。但是如今已经没有了九品中正制,寒门也可以出将入相了,寒门的想法当然就多了,那么一旦受到压制,就感到非常委屈,再一看这内容,立刻感同身受,写得就是我呀,不哭还是人吗。

    忽听得一声愤怒的咆哮,“这扬州来的田舍儿,胆敢如此诬蔑我们士族,走,我们现在就去找他算账。”

    只见一名身着华丽长袍的公子哥愤怒的将报纸撕得粉碎,重重往桌上也一拍,朝着边上的同伴说道。

    忽听有人道:“妙极!妙极!”

    那名公子哥回头一扫,最终目光定在角落里面一位身着青衫的儒生,头一昂,质问道:“不知这妙在何处?”

    那儒生笑道:“我是赞这大唐日报写得妙,原本我还不敢完全相信,可见到三位,我便对此深信不疑了。”

    “你小子有本事就将话说清楚?藏头藏尾的,算得了什么男人。”

    “你说要去找韩艺算账,请问你算得是什么账?请问这篇文章又有哪一点说错呢?”

    那儒生不屑一笑,道:“韩艺说得真是太对了,你们这些士族子弟只知吃喝玩乐,仗着自己出身名门,作威作福,我以前也真是瞎了眼,竟然对你们这些人推崇备至,我真是愚不可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