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辩论大赛(下)-第3/4页





    尉迟修寂哈哈道:“难道你认为你们那边说得也不对吗?”

    杨蒙浩点点头。

    卢开明等人纷纷捂脸。

    李治倒是饶有兴趣的问道:“那你倒是说个理由来听听。”

    因为杨蒙浩年纪小,大家都是以长辈的态度对他,以至于忽略了规矩,弄得几番想落锤示意安静的韩艺好生郁闷,毕竟是皇帝在那里老是开口。

    杨蒙浩道:“方才几位哥哥,一直都在争论有教无类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意思是相向,还是相反,他们之所以争论这一点,无非是想利用这句话,证明孔圣人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什么意思?不过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李治听得好奇,道:“这辩论大赛不就是辩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一句话吗?”

    杨蒙浩道:“是啊!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一句话的意思,并非是孔圣人说这一句话的意思。”

    长孙冲突然出声道:“这有区别吗?”

    杨蒙浩道:“当然有啊!孔圣人是什么意思,这个很难争论的清楚吧,毕竟孔圣人都仙逝好几百年了,他当时说这句话,心里是怎么想的,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我认为孔圣人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种意思更能够利国利民,这才应该是我们要争论的关键所在,要是孔圣人说的不能利国利民,难道我们也要遵从吗?故此我以为我们要看这句话是哪种意思,方能利国利民。那么这句话就应该是哪种意思,而不是孔圣人个人是什么意思。”

    这——!

    让全场人都是一呆,宛如醍醐灌顶,如梦初醒。

    不少大臣频频点头,这小子挺聪明的,说得挺好的,挺对的,这孔子都死了好几百年了,他个人的想表达什么。这重要吗?争论孔子个人是什么意思,并没有任何价值,关键还是在于这句话能否给现在的人类带来好处。

    有点意思。李治呵呵笑了几声,道:“你说得不错,该当如此,该当如此。”说着他小声向边上的长孙无忌询问道:“太尉可知此子是谁吗?”

    长孙无忌瞅着是眼熟,但是具体是谁又说不上来。

    一旁的长孙延就道:“陛下,爷爷。这人就是观国公的少公子,杨蒙浩。”

    “观国公。”

    李治笑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

    虎父无犬子?

    长孙延还真不敢苟同。

    赵天富都看傻了。这——小蒙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杨蒙浩看到众人又惊又喜的表情,心中得意的要命,自信心也在迅速膨胀。

    柳含钰突然道:“就算如此,你说的这些跟此次辩论大赛毫无关系,也不足以证明你们反方的观点就是对的。”

    李治点点头道:“你此番话还不足以证明你们的观点,更加不足以反驳对方的观点。”

    杨蒙浩道:“我认为正方的观点不能利国利民。那么不管孔圣人是不是这个意思,他们应该都是错的啊!”

    崔有渝收起轻视之心,道:“愿闻高见。”

    杨蒙浩抓挠着后脑勺,一脸惧意。

    李治好奇道:“你为何不说?”

    杨蒙浩怯怯道:“回陛下的话,小子从小就说话不着边际。常常胡说八道,因此我爹爹经常训我,让我慎言,少言,不言,尤其是在长辈面前。我怕我待会说得兴起,又胡说八道起来。”

    不少人听得都呵呵笑出声来,这才是杨蒙浩吗,胡说八道,吹牛不打草稿。

    可这话已经说到一半,而且前面说得非常有见地,你要不说下去,那不得把人给憋死。

    李治笑道:“无妨,无妨,不管你说什么,朕都赦你无罪。你尽管说就是了。”

    韩艺眼中闪过一抹亮光,暗笑,真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啊!

    “多谢陛下。那——那我就说了。”

    杨蒙浩嘿嘿一笑,将自己的幼稚,展露的淋漓尽致,道:“我是这么理解的,正方的观点是,百姓就不用去读书了,而我方观点,就是人人都要读书,不管是穷人也好,富人也罢。说来说去,就是是不是人人都应该读书。那么就看人人读书对国家,对百姓是否有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