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工匠的时代-第3/5页
这不是特例,这是非常常见的。
你可以说华夏的技术落后,但是绝不能说华夏工匠无能。
永远都不要去小看华夏工匠的智慧,他们绝对是世上数一数二的工匠,虽然他们不具有理论,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特殊之处,就是他们的技术是代代相传的,中国人什么都向往着代代相传,也就是说他们的经验是在不断的再积累,有些甚至积累了数百年,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他们都能够‘弄’出来,只不过一旦打仗,就有许多的宝贵技术失传,而且政策也不太重视他们,史书很多技术的记载,都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只知道有这么一个东西,至于怎么做出来的,是谁做出来的,谁也不知道,这就是华夏工匠的悲哀之处。
小农经济,不需要你们发明创造,这有个球用,还不如多开垦几亩地出来。
韩艺又问道:“对了,你们怎么来呢?是来找我的吗?”
王玄道道:“如今人人都往这里跑,于是我们也过来看看。”
韩艺愣了下,随即道:“你们很清闲吗?”
王玄道很想骂人,你站在这里好几天,谁也没有说你半句,咱们好不容易来一趟,你就说这话。
但是没有办法,韩艺是老大。
卢师卦道:“我们也放衙之后才来的。”
韩艺哦了一声,“这还差不多。”
郑善行突然道:“哦,崔兄最近提出一个不错的建议,我们准备下回开会的时候,跟你说说。”
韩艺道:“所以择日不如撞日。”
郑善行点点头,又看向崔戢刃。
崔戢刃向韩艺道:“不知你可还记得,当初为了迅速恢复各地官府的运作,你让百姓自己选官。”
韩艺点点头,道:“如果你说让这个来代替科举,那你就别说了,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崔戢刃道:“让百姓来选官员,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我认为可以让百姓来选士绅。”
韩艺皱了皱眉,道:“有点意思,你继续说。”
崔戢刃道:“不管尚书令是如何认为的,但是这朝廷目前是肯定离不开士绅的,不管是传达政令,还是缴纳税收,这些都需要士绅来帮忙。可是从这一次危机中也不难看出,如果士绅与官府勾结,或者说,士绅屈居于官府之下,百姓就那砧板上的‘肉’,尤其是那些偏远地区的州县,朝廷对此也无能为力,但是一旦出现重大危机,朝廷又得为此来承担,上回我们关于赈济一事,也对此有过争论。
我认为,朝廷可以利用士绅与地方州县相互制衡,从而达到平衡。朝廷可以规定士绅的作用就是执行朝廷的政令,帮助百姓不受到官员的无理剥削。如何让士绅一心维护百姓的权益,可以让百姓从地方上颇具名望的士绅中选出一位作为当地的士绅,,朝廷再给予合法地位,如果士绅做的不好,那百姓就可以另选他人,如此一来,士绅就必须维护百姓的权益,无法与官府勾结。”
韩艺听得一愣,这可是非常超前的思想,暗道,看来这家伙将我揣摩的非常透彻呀!
崔戢刃的这个想法,以及他的解释,跟韩艺的风格和思想那都是非常像似,是由下至上的改变,不会说直接对于皇权产生冲击,这皇权不下县,士绅本就是在弥补皇权空白的一块,如果换成选举制,无疑是削弱的士族的权力,限制了士绅,将一部分权力给予百姓。
这样平衡下来,此消彼长,皇权就更大了。
但是当真对于士族就不利么?崔戢刃出身山东士族,他怎么会干这损人不利己之事,哪怕采取选举制,凭借山东士族的名望,很难有人可以撼动他们的地位,哪怕是选,也肯定是选他们,这其实是未雨绸缪,因为他们看到商人势力将会壮大,再这么下去,商人可能会取代士绅,如果士绅拥有合法的行政权,那么商人就很难撼动士绅的地位。
并且,让士绅去跟官员相互制衡,这其实提高士绅的权力,如果士绅真的能够有效的执行朝廷的政令,这对于士族而言也是一个莫大的好消息,因为皇帝一直都在打压他们士族,怎么才能皇帝不继续压制士族,士族就必须产生价值,并且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认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