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测试?总不能拿我们的东西测吧!-第4/5页



    

        吴天明拍了拍王野的肩膀说:“死心吧同志,来了领航科技就要做好为科研事业风险一辈子的准备!”

    

        王野摇头晃脑,郁闷了一会儿后决定跟骆珠打一个电话,告状。

    

        骆珠学的是材料学,天天整得跟炼金术士一样,不知道自己能够炼出什么玩意出来。

    

        所以一般她都忙着跟老师进行一个又一个实验。

    

        这会儿王野打电话时骆珠压根就没有注意。

    

        最后,没办法的王野只好跟着骆垚等人,上了专机,一同飞到了山城。

    

        在山城,他们被迅速划分成了七个小组,负责消化骆垚整理出来的技术文档,研发无人机的各个不同部分。

    

        骆垚这边则负责起了通信系统、传感器还有安全和**技术。

    

        按照目前的情况,骆垚本想着往无人机上面安装一台量子雷达,但碍于技术原因,量子雷达现在只能支持地面系统,机载量子雷达还没有。

    

        所以骆垚在布置传感器的时候,雷达方面依旧使用的激光雷达。

    

        “没事,等下一次升级,就给你装上量子雷达。”骆垚边操作着边说。

    

        对于骆垚来说,目前最关键的技术就是在无人机上量子通信。

    

        按照之前的做法是,先与地面站的卫星终端通信,终端与卫星成功建立通信链路,然后通过量子卫星与无人机通信。

    

        现在孙晓教授一直在量子通信领域深耕,前段时间还研发出了一种可以移动的地面站,骆垚正好需要需要这个东西,就打电话给了孙晓,让他帮忙送一台移动地面站过来。

    

        很快,单兴就派专人把移动地面站取了回来。

    

        骆垚看着只有油漆桶大小的地面站,突然感觉孙晓比他想象中的要聪明。

    

        居然把地面站面积缩得那么小了。

    

        这之后,企业布局量子通信的成本和难度就小多了。

    

        骆垚很快把地面站按照孙晓给的步骤设置好后,就开始测试起了量子密钥分发。

    

        量子密钥分发对于骆垚来说,是熟悉得不再熟悉的技术,所以难度对于骆垚来说也不大。

    

        现在静止实验是没有问题,但飞行状态中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有没有问题就不知道了。

    

        骆垚把飞行状态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记录在了后期实验中。

    

        接下来的安全和**技术实验让骆垚有些为难了。

    

        空中信息泄露这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一旦无人机的飞行数据发生了泄露,那么就无法确保无人机的飞行安全。

    

        但是这普通的信息泄露有几种路径,骆垚还真的不清楚。

    

        他决定找几组参考来进行实验。

    

        当然,要进行这种实验,最好的参照物就是军用无人机。

    

        为什么?

    

        因为军用无人机保密系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最强保密技术。

    

        在法律边缘来回游走的骆垚,最后决定不拿自己家的军用无人机下手。

    

        测试?总不能拿我们的东西测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