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谁告诉你googol标准就是正确的?(二合一)-第4/6页
但研究员从开始到检测结束,也才只用了十多分钟。
所以也不怪单兴等人不相信,特别是他带来的五位专家,都是量子物理学家,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此时都露出了怀疑的目光。
不怪他们不相信骆垚,而是因为眼前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他们都是专家,不得不怀疑起了测量方式出了问题。
这种情况,以前也并不是没有出现过。
骆垚面色如常早就猜到他们的反应了,他认真地说道:“你们觉得测量时间太短了,所以是出了问题?”
单兴又不懂具体的门道,就让站在他旁边的专家回答骆垚的问题。
“骆总,不是说你拿这数据骗人,主要是目前看来,这测量方式和之前的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才疑惑测量过程中是不是不有问题。”
被单兴推出来的专家纵然心中有怀疑,但是丝毫不敢在言语上去让骆垚不快,所以全程说小心翼翼。
骆垚倒不在乎专家的态度如何。
他只知道这个不相信,那个也不相信。
所以,这七个人的意思汇成一句话——就是不相信。
“你们认为测量方法有问题其实也不怪你们。”
单兴等人语塞。
他们总感觉骆垚的一举一动像是在说“我做的事情你们看不懂也正常,因为你们智商比较低。”
就怪让人郁闷的。
“我定制了一款新型的CMOS电路构件的晶体管,我们要用到的单个电子可以被逐一装入进去,作为量子比特的存在,然后再将这些量子点与能在深低温下工作的传统电子器件集成在片上。”
“在测量的时候,再应用高频读出技术和新的测量程序进行测量这些量子点,按照之前我当时测算的结果,这种测量方法可以实现在11分钟内,测试1000个量子比特。”
为什么之前量子芯片代工厂会说骆垚新设计的芯片难做,原因就在这里。
因为骆垚在设计芯片的时候,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晶体管。
为了能够顺利流片,代工厂照着设计版图实验了一遍又一遍,才最终完成了制造。
骆垚说的每个字,单兴等人都听清楚了。
但是连在一起的意思,让单兴等人不敢懂了。
晶体管是新型的,读出技术和新的测量程序也都是新的。
这让人怎么说。
就离谱。
骆垚这是把这些技术都革新了?
虽然每一次新的技术出来后,与它相关的技术也大概率会进行一次迭代。
但这种事情,一般都是由多个团队,进行协作完成的,迭代时间还会很长。
可骆垚现在展示出来的技术,无一例外,都是超出常规的研发进程。
他们知道天才和普通人之间都有壁一样的存在,现在看来,这壁比城墙倒拐都还要厚啊!
“骆总,既然都是新技术,我们也不好说是不是测量出问题了,这样吧,我建议咱们再用老方法测量一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