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有一件事,必定要说明白-第3/4页



   三叔家的就更不必说了,孙暠反叛之心早已露出尾巴,只是碍于家族脸面情谊,孙策没有重罚孙暠而已,只将他冷落在富春县老家。 

   家中唯有仲谋和老三叔弼。 

   老三是个荒脚鸡,比他这做大哥的还不如,孙策只能寄希望于老二孙权。 

   第二日。 

   孙策与张昭等说起曹丕连夜逃跑的事。 

   张昭认为,事不宜迟,江东应该派出事先准备好的华歆张紘等等,忠心耿耿的谋士去到曹操身边。 

   曹操这个人是个奇怪人,他可能会杀华佗,但却不会为难华歆和张紘。 

   就像曹操明知道刘备靠不住,明知道刘备有朝一日得了机会,一定会成为他的对立面,他也不会杀了刘备的。 

….

     于是华歆和张紘准备启程。 

   两位大才拜别孙策时,孙策别的什么话都没有说。 

   “两位放心,你们的妻儿老小一定得以善终,没有人会为难,不管怎么样,我答应过的。” 

   就算孙策不说这样的话,张紘和华歆也不担心。 

   大家先前就说好的,如果将郭嘉和曹植留在江东,就是他们俩交替去到许都。 

   他们当时只在想,究竟带不带妻儿老小一起去? 

   各自回家问了妻儿老小的意思,妻儿老小都说,北方打仗穷的什么似的,吃没吃的,穿没穿的,也没有玩的和看的,去了也是吃苦,还不如留在江东安稳富庶。 

   等到华歆和张紘前脚文绉绉的迈出吴郡的大门。 

   孙策回头已经收拾了家伙和人马。 

   了解孙策作风的人就知道,大哥这回又是要出去打仗。 

   孙权还有些奇怪。 

   孙权与张昭,包括朱治等,都琢磨不透他大哥,这回想干什么? 

   不是说了把曹植和郭嘉留在江东,让曹丕自己逃回北方去。 

   曹操对曹丕这种放弃亲兄弟的做法,一定气的不行。 

   曹操亲亲的儿子留在江东,又眼见着江东欣欣向荣,曹操的头风病肯定痛的更加厉害,没准保不齐多久就痛死了。 

   孙权问他大哥,这回收拾兵马想干什么? 

   孙策望着他亲亲的二弟,望了好一会儿。 

   有些话他不好与二弟孙权明说。 

   他的立场,这个弟弟也不一定必须完全都给明白。 

   这个弟弟只需要做好他应该做的就可以了。 

   孙策就那般轻轻一笑,很宽和,很包容,对他自己,也是对孙权,甚至是对天下这片乱局。 

   “我准备带几千兵马北边去一趟。” 

   这就是孙策的说法。 

   孙权想了一想,还是不能明白。 

   孙权只是问他大哥:“你与子布商议过吗?程德谋黄公覆周公瑾等,还有大嫂,也同意吗?” 

   孙策没有跟乔菁菁说。 

   昨天晚上,他对乔菁菁说了那一席话,弄得她十分的伤感。 

   然而,日子总要过下去。 

   他每活一天,总要有一天的成就。 

   江东这一块地盘,以前他觉得很好,如今再看,怎么看怎么无奈。 

   西边是刘表,是世仇,刘表只剩下了荆州那一点点地方,不过苟延残喘。北方是曹操打败了袁绍,曹操得到了袁绍的兵力,却仍然跟袁绍那几个儿子纠缠着。 

   孙策把这三角的局势琢磨了又琢磨。 

   刘表与他势不两立,不知能残喘多久,但刘表是可能会提前投降曹操。 

   他若找机会再次攻打刘表,刘表届时投靠曹操,那么曹操的势力将会更强大。 

   曹操举大势南下,他如何抵挡。 

   他为什么不趁着这个时候,曹操的亲儿子曹植在江东做客的时候,他率领几千精兵兵,北上过庐江,过寿春去许都呢? 

….

     试试老曹的底线。 

   见机行事,若是老曹和袁潭袁熙袁尚搅的一团乱麻,他趁火打劫就是。 

   若是曹操整顿有素,他不过说他带兵来帮助曹操平定北方就罢了。 

   关于这件事,孙策几经思索,他并没有多跟乔菁菁商议,他自己就决定了。 

   有些事情已经很明了。 

   再商议下去也是那么样。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