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曹操终于铁下了心



   郭嘉此人,东汉末年曹操战队重要的谋士。 

   郭嘉少时即有大志,长期闭门读书,喜欢结交英杰之士。郭嘉经过荀彧的推荐,来到曹操身边担任祭酒一职。 

   郭嘉深受曹操倚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除了因为他会谋划,还因为他懂曹操的心理。 

   如今,孙策成了曹操心尖尖上的刺。 

   不得不拔。 

   整个江东欣欣向荣的气象已经刺激到了曹操的身心健康,让曹操这把年纪了没日没夜的头疼。 

   郭嘉知道自己此行的任务非常之重。 

   不仅仅是在京口给皇帝陛下修一座行宫,他去监督那么简单。 

   郭嘉必须借此江东之行,瓦解孙氏集团内部。 

   这样的大任落,到他一个瘦弱的读书人身上,不算太难。 

   也就是江东孙家那些兄弟几个,个个刚烈如火,动不动就可以提刀砍人。 

   但郭嘉根据自己这些年掌握的情报判断,自从孙策做大做强之后,他娶了老婆生了孩子,个性就得好相处多了。 

   尤其是那个大乔的出现。 

   孙策和乔菁菁远在吴郡,刚得知曹操派郭嘉南下。 

   竟是为了给皇帝陛下修建行宫? 

   孙策把曹操的这个心思琢磨了又琢磨。 

   孙策正想把汉帝陛下迎到江东来,曹操这个老奸巨猾的,就这么容易如了他的意? 

   孙权说:“还好,只是修一座行宫。江东此时富裕,人力、物力、财力样样都有,不难。” 

   难的是,这个郭嘉,他要到江东来三五个月的时间。 

   就像一个不定时的炸弹,埋藏到了江东的腹心之地。 

   张昭手里掌握了官渡之战前后郭嘉为曹操出谋划策的那些详细情况,还包括郭嘉怎么安定曹操的内心的那些细节。 

   官渡之战前,郭嘉向曹操提出平定北方地区的战略,坚定了曹操必胜的决心。官渡战胜后,曹营诸将惧怕刘表偷袭,郭嘉断定这只能空谈,不足为虑。 

   郭嘉还曾拯救过刘备的性命。 

   不过,不是为了刘备,而是为了曹操的名声。 

   为了成全曹操海纳百川的沽名钓誉。 

   “的确。但曹公举剑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出诚信用以招揽英雄俊杰,恐怕仍未做到。现今刘备有英雄名声,他在穷途末路时投靠我们而我们将他杀害,这是杀害贤士的恶名。那么智者、将士都会自疑,再次想选择谁作主公,那曹公要和谁平定天下?所以除掉一人之患,而危害到四海的声望,安危的选择,不可以不明察!” 

   种种迹象表明,郭嘉是一个很不容忽视的存在。 

   曹操放他来江东,一定有猫腻。 

   不光是孙策对郭嘉来江东这件事情很重视,郭嘉自己也很紧张。 

   郭嘉虽然有三寸不烂之舌,有智有谋,但他也怕万一一个谈崩了,江东那几兄弟一刀把他劈成两半,他一辈子的伟大抱负就没有了。 

….

     郭嘉真的是把脑袋拎着,走在上班的路上。 

   好不容易渡了江,来到吴郡。 

   郭嘉一路上都在思考,以如今敌强我弱的形势,他来到江东的第一面怎么破冰?关键是北方又没有什么能让他拿得出手的土特产,来讨孙策以及孙策那老婆大乔开心。 

   如今的北方因为连绵的战事,已经穷到了除了望梅止渴,就是画饼充饥的地步。 

   郭嘉根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 

   难道凭自己的美男计? 

   以郭嘉这模样,比孙家那几个兄弟,丑的很嘛。 

   郭嘉空想一番,仍然两手空空拜见吴侯孙策。 

   孙策一身华服,身旁还有隆重的配置,他亲兄弟孙权,江东的重臣武将们,还有才子群儒们。 

   满堂子的人才济济啊。 

   一时之间,就把郭家的气势给压到了微弱之地。 

   郭嘉向吴侯孙策深深一拜,表明来意。 

   就是让吴侯出钱,出力,出人,修一座皇帝陛下的行宫。他郭嘉仅代表陛下,代表曹操,在此监工。 

   这个意思不太谦虚, 

   钱是孙策出,人和财物都是孙策给,但是呢,拍板决定是郭嘉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