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我夫君骁勇贤能-第3/4页



  倔驴子刺客说起许贡每每与他说过的话,仍然义愤填膺。

  越说下去,心中越加愤慨。

  如果是他的主公许贡站在孙策这样一个地位,这刺客又觉得许贡坐拥六江东六郡是理所当然。

  许贡当年任吴郡太守,迫害圣贤的时候,这刺客也觉得那是理所当然。….

    许贡死了,这刺客唯独就不服气孙策。

  不服气什么呢?

  难道是因为不服气孙策长的比袁绍帅,比曹操年轻,比刘表刘璋有能耐?

  乔菁菁摆摆手。

  “迂腐!许贡骗你的话,你也信?江山社稷,贤能者胜任,天下纷乱,豪强者平定之。我夫君骁勇贤能,安定江东,治理江东,百姓在这里安居乐业,这些功劳岂是许贡一个人空口白牙能抹杀的!”

  乔菁菁骂了这刺客一顿。

  反手就让朱治把人牵出去,绞杀了。

  “把他跟许贡许昭埋一块儿。”

  然后,继续监视周围动静和痕迹。

  孙策默默观看了乔菁菁办事的全过程。

  虎啊!

  她当时还劝他不要多杀人!

  她要杀个人,也不问问他该不该。

  没人处,孙策说乔菁菁:“一个刺客而已,无权无势的,杀了他,反而脏了手,何必动这个干戈?你又不是我!”

  孙策又决定给严白虎几百兵。

  “既然许贡许昭已死,许贡的阴谋已昭告江东,严白虎一介盗匪,胸无大志,此时便可不杀。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免得别人造谣他孙策杀戮太重。

  也给那些想弃暗投明的人一个态度。

  孙策因为有了乔菁菁,因为有儿有女,渐渐仁慈起来。

  凡事不做绝,不管是兄弟还是外人。

  留一条后路。

  孙家内部的这一段纷争,正符合曹操的心意。

  曹操一个人在北方,又打袁绍,又要跟少数民族乌桓抗衡,还有辽东半岛高句丽等复杂的情况。

  曹操总不能让孙策这年轻小子在江东安安稳稳,独自做大做强。

  曹操忽来一封书信跟孙策说:

  “陛下的太子年幼,身边需要两个陪伴读书。吴侯的儿子年龄相当,比较适合。”

  让孙策把亲儿子阿绍送到皇帝身边,陪皇太子读书。

  也就是去当质子了。

  孙策果断拒绝。

  曹操不死心,秉着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热爱人才的态度,又十分坚持地要邀请孙权和孙毅这两个猛男到许都去做官。

  “天下纷乱,百废待兴,人才稀零。陛下屡次表示,身边正缺少仲谋、叔弼这样的人才。吴侯不应在把弟弟们留在江东了!”

  孙策还是拒绝了。

  孙策回复曹操说家中尚有老母,父母在不远游,这是论语里讲的孝道。

  曹操被气的头疼。

  曹操这回直接邀请孙策本人,请孙策去帮他打袁绍,帮他征高句丽,征辽东半岛。

  曹操这一封一封的鸡毛信,重如泰山一般压向江东。

  张昭和乔菁菁难得意见一致了一回。

  都说是因为许贡的那些信件已经走漏了。

  许贡那些风言风语,危言耸听,能置孙策于泥潭之地,能扼杀孙策的青云之志。

  虽然当时已经被张昭截获,但江东的墙还是透风了。

  孙策按照乔菁菁与他事先帮想好的对策,回复曹操。

  “遥叩陛下圣安!曹公亲启,策自领殄寇将军一职,镇守会稽,监管江东六郡,夙兴夜寐,一刻不敢懈怠。然江东内部未平,山越贼匪四起,再有荆州黄祖世仇未报……”

  孙策表示,父仇未报,他一刻寝食难安。

  信刚一写完。

  孙策便整顿兵马,严阵以待。

  如果此时江东内部有祸乱,他拎起刀就平了。

  如果曹操与袁绍交兵,露出一点破绽来,他铁定要试一试,北上袭击许昌,给曹操来一招釜底抽薪。

  乔菁菁也日日琢磨着这些事情。

  孙暠还在孙策府上关着门读书。

  孙暠本来是跟孙匡小吴太夫人一伙的,孙暠屯守乌城县,却给严白虎,许贡,许昭等大开方便之门。

  等到事情即将败露,孙暠反手把许贡许昭杀了,又把孙匡给绑了,把一切责任推的干干净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