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填报志愿



  时间就像亚朵旅店里的叫声,有的时候感觉很长,有的时候感觉很短。

  6月23日上午10点,高考成绩开启查询,各个网吧被高三学生极其父母占领。

  这也是很多学生第一次,被父母从被窝里拽起来去网吧,而不是从网吧里被拽出来。

  陆北川在昨天晚上被父母强制要求回家,一大早,八点不到就在家门口不远的自投罗网吧占据了一台机子。

  网吧很破旧,充斥着烟味、汗液、脚臭和石楠花混在的在一起的奇怪气息。

  陆北川有些嫌弃的坐在已经磨的油光发亮的椅子上,他现在有点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喜欢这种地方。

  暗自感叹自己真的老了,陆北川被父亲一巴掌拍清醒:“等什么,查分啊!”

  “哦哦。”

  陆北川重生的时候,刚好高考结束,所以重生对他的高考分数没有任何影响。

  如果他早回来两天,就应该趴在桌子底下哭了。

  以他死亡时候的知识储备参加高考,别说重点大学,蓝翔技校都不会要他。

  673分!

  无惊无喜的分数,陆北川虽然早就知道,但是他爸妈不知道。

  “673!”

  陆建国激动的当场跳了起来,赵秀珍喜极而泣。

  “爹!咱家祖坟冒青烟了!你孙子考了673分!”

  这熟悉的一幕,让陆北川恍惚再次回到了自己当年刚知道分数的那一刻。

  高考,是绝大多数寒门子弟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唯一一次机会,陆北川作为一个下岗家庭的孩子,他当年也是这么想的。

  673分,足以报考全国排名第一梯队的大学,金钱、名利、地位似乎所有东西在朝着陆北川招手。

  但现实告诉你,学习好不一定生活的好,社会会告诉你什么叫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其实,陆北川现在回想起来,当年自己之所以混的那么惨,究其根源还是自己的原因。

  大学四年情情爱爱,跟在女人屁股后面学狗叫,学业、社团、实践,什么都没有规划,女神去哪,就跟去哪,浪费了四年时间。

  毕业后怀揣脚踢双马,拳打聪哥的豪言壮志,一厢情愿觉得我上我也行的煞笔冲动,一头扎进了人生的无底深渊。

  考公失败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无所吊谓。

  大厂拒签怪他们有眼无珠,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想在想想……

  真特么煞笔!

  明明王炸的一手好牌,被当年的自己打的稀烂。

  接下来的一整天,陆建国进入了看起来莫名其妙,实际上有情可原的癫狂状态。

  陆北川成了动物园里的猴子,谁都想过来看看。

  七大姑八大姨把陆北川家的门槛都踏破了。

  “我就说我外甥错不了!673分!哈哈!想好报什么大学没有?”

  “他二舅你这话问的,这分肯定能上新都大学,还用选?”

….

    陆北川的三姑,就是前世借了三十万高利贷,捡回姑父一条命的三姑,此刻穿着洗的泛白的荷叶领蓝色碎花裙依靠在门框上,磕着瓜子,眉飞色舞。

  “对对对,新都大学,一定得是新都大学!”

  陆北川家的亲属,当年绝大多数都是下岗职工,日子过得一般。

  就只有陆北川的二舅,因为炒股赚了点小钱,却也在今年10月份左右的时候,赔了个精光。

  “大哥,家里啥时候办酒席啊?”

  三姑给坐在沙发上的陆建国递了一把瓜子,陆北川的叔伯姑姑之间,关系很好,下岗这些年也是相互帮衬,妯娌连桥之间在一起二十多年,也都很融洽。

  家族纷争的戏码,那是有钱人家玩的,陆北川家亲戚都穷,没什么可争的,反倒是经常相互帮衬。

  陆北川印象极深的一件事是他上五年级的时候,家里过年没有钱,陆妈从大姨家借了一百钱过年,结果小年赶集的时候,钱丢了。

  赵秀珍回家抱着陆北川就是哭,后来大姨和大姨夫大冬天骑着摩托车,又送来一百块钱,那个年才过去。

  年关,年关,这个就叫年关吧。

  自那年之后,陆北川就不太盼着过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