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越大潮弄潮儿



  “如果你穿越了,从知青时代崛起,绝对是人生最明智的选择——周卫国语录。”

  周卫国低着头,怔怔地注视着洗脸盆中陌生而又熟悉的脸庞。

  那是一张属于十八岁年轻人的脸,青春,活力,又带着痞子气。

  面前的洗脸盆,盆底是大红鲤鱼,并且印着红双喜字儿,搪瓷做的。

  盆底的瓷掉了一块,用铝合金补上去的,似乎打上了属于这个火热年代的岁月烙印。

  脸盆不远处,是一个褐色的铁锈压水井,不同于自来水管,而是那种在农村都已经快绝迹了的手工压水井。

  压水井是一种把地下水引到地面上的一种工具。铸铁造的,底部是一个水泥式的垒块,井头式出水口。用手按压手柄,井下的水可以出来。

  大红双喜洗脸盆,压水井,这是专属于七八十年代的印记。

  现在是七十年代,知青上山下乡时代。

  周卫国茫然地打量着四周,这是一个带篱笆的院子,不远处还停着一辆人工架子车,简直不可置信自己竟然穿越到了七十年代,成为了十八岁的上山下乡的知青。

  土胚的墙体,残缺的土砖,破旧的凳子,还有篱笆内外面一群穿着破烂的知青,都让周卫国觉得那么不真实,内心两股记忆在交织着,差点没有让他神经错乱。

  再看看脸盆里那张脸,一切都像做梦一样。

  那张脸,白皙,细腻,又棱角分明,五官立体,俨然就是一个青春少年。

  这颜值放到后世,直接可以吊打一众小鲜肉,能让富婆三天三夜下不来床。

  已经五十三岁的周卫国,重新成为二十岁的青年,心里感慨万千。

  “冬青。这刀连萝卜都切不动了,这么多知青都不会磨刀。这该怎么办?”

  “磨刀这种技术活,我一个知青怎么会?”

  “唉,谁说不是呢?刀不能切菜,怎么做饭?”

  “要不,问问老乡谁会磨刀?”

  “问过了,老乡们说,磨刀的都是走街串村,还不一定啥时候能来。”

  厨房里传出来几个人的议论声。

  穿越过来第一件事,自然是跟人打好关系。

  周卫国脑海中涌现出有关于磨刀的知识,把头一偏,就看到厨房里四五个知青,对着刀,一筹莫展。

  “刀不是这样磨的,你得注意角度,还有手的力度,你看就像这样……”

  周卫国的动作骤然停止。

  左右两边那几个知青宛若是石化了一般,都瞪着他,就像不认识他了一样。

  然后,左边的李冬青从周卫国手里抽出来刀,给了他一记白眼球。

  这刀,可是从家带过来的,有纪念意义,别人摸一下,她都烦。

  其他几个准备切菜的知青,回头看了他一眼,继续研究怎么磨刀?

  周卫国有点不知所措。

  刀都已经给你们磨好了,看都不看一眼,这是不相信我的手艺?

….

    “周卫国,你平时连饭都没做过,怎么可能知道磨刀的手法?得了吧,别乱出风头。”

  一道声音在周卫国身后响起。

  周卫国扭过头,就看到一个穿着绿色军装,挎着黄绿色包,浓密的头发像拖把一样的蘑菇头土包子。

  潘东方,他高中的同学,在家有名的娇少爷,仗着有钱,有事儿没事儿总爱捉弄其他知青,惹人烦。

  周卫国没理他,脑海中却涌现出前身的记忆。

  二流子。

  这是别人给他贴上的标签儿,几乎要伴随着他的一生。

  这……

  周卫国很是无语。

  上一世,他可是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怎么就穿越成了一个二流子?

  回忆继续,就更加让他难受了。

  从小到大,整天吊儿郎当,跟着一群少年站街到处乱窜,爹不疼娘不爱,姥姥看见就躲开?就这人设,还有脸活着?直接撞豆腐上死了去球。

  周卫国想辩解,但最终闭嘴,不料,潘东方可不打算饶过他。

  “呵呵,周卫国,你还幻想着知青返乡后去找林佳瑶啊?你天天拿着脸盆洗脸,也不撒泡尿照照。就你们那样的家庭,穷地叮当响,林佳瑶怎么会嫁给你?”

  “哈哈哈。”

  小农庄里,知青们一阵哄堂大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