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护崽-第2/5页
    
    “不过考虑到电池衰退和中点信号过弱的问题,两个点的距离应该控制在五百米以内比较保险,实际上除非页岩含油量低于4%,否则根本用不上这么远的距离,含油量高的页岩层,如果开采距离太远,反倒会导致储油空间不够而需要重复开采。”
    “昨晚我对原型机的五次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已经有了初步的效率结论……以此数据为依据,商业版每台设备根据油页岩4%-20%的含油量来算,每天的产油量估计在24-120吨之间,如果取平均值72来算,每年可产油2.6万吨左右。”
    “当然,这是在理想状态下,如果算上设备的维护保养、采集线路不可避免的重叠等因素,每年的产量可能只有2万吨。”
    “2万吨石油,约等于14.6万桶,如果按照30-90美元一桶的油价来算,它的年产值大约在438-1314万美元,折合成RMB是3066-9198万。”
    “成本方面,它每产出一吨石油,主要消耗是电,平均大约是一千度,根据电价不同,费用会在425-1025元之间,这个数字随着后续电池的衰退,可能会有所上升,这里就先不作计算。”
    “然后就是以液氢为主,CoMo、Al2O3为辅的催化剂,以及少量的水,这方面的费用加起来不会超过200元。”
    “也就是说,除了设备和人力成本,它的产油成本是每吨625-1225元,折合成美元是每吨89-175!”
    听到这个数字,在场的所有人顿时都呼吸急促了起来……
    注意,
    康驰说的这个单位是吨,而不是桶!
    一桶油是0.137吨左右,
    这么算下来的话,每桶油的开采成本,只有12.2-24美元!
    而以国家对石油战略的重视程度,还不得给个最低电价?
    “一台采油虫的造价是多少?!”
    能源局的领导压抑着心里的激动,率先问出了问题的关键。
    因为平均12.2美元的最低开采成本,是没有算设备和人力等其它成本的。
    这其中,设备和技术,毫无疑问才是真正的大头。
    来了!
    折腾了这么久,为的不就是这个时刻嘛!
    康驰的心里不禁有些忐忑,也不知道这波,到底能从叁桶油那搞到多少钱钱。
    “康博士不用客气,该要多少就多少。”吕首长看出了康驰的忐忑,立马给他站台道,
    “我知道伱本事强,能替国家省下不少的研发费用,但再怎么少,该花的钱还是得花吧?造设备,买设备,采购原料,招兵买马养技术团队,这些可都是钱!没有钱怎么继续搞研究搞生产?没钱搞研究搞生产,那不但浪费了你的才华,对国家也是巨大的损失!”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的表情,就有些复杂了……
    尤其是叁桶油来的代表陆文韬。
    任谁都听出来了,
    吕首长这话,压根就不是对康驰说的,而是对他们的警告……
    让他们不能压榨这项技术成果的价值。
    就,
    摆明了他要护这个崽!
    其实在康驰搞完硅片之后,吕首长就一直在想,要不要直接给康驰拨点科研经费,
    只不过康驰一直没主动申请,而且他的研究,都是实用型的商用技术,还特喜欢自己一个人折腾……
    吕首长倒也能理解康驰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