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内阁密谋-第2/2页



  “可我觉得还是有些蹊跷。”谢迁说道:

  “万一今天真是咱们这位新皇自己的主意,那说明他有天纵之才,这等本事,也并非不能掌控朝堂啊?”

  不知怎么的,谢迁突然想自己为状元的宪宗皇帝,同样是十多岁登基,宪宗皇帝刚即位时也是天灾**不断,他先是以雷霆手段擒拿并流放了锦衣卫权臣门达,然后又知人善任,提拔了一大批文臣武将,把几乎是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给稳定了下来。

  民间说隔代相传,这位新皇和他皇祖父确实是有相似之处啊。

  李东阳哈哈大笑:

  “二位实在是多虑了。听说咱们这位新君在东宫的时候就不喜读书而颇爱骑射,加之年少即位,正是血气方刚之时,可如今艰难之秋,国库空缺、武备松弛,这些岂是一朝一夕之功?又岂是一腔热血便能改变得了的?”

  不喜读书喜好骑射又怎样?宪宗即位时是个口吃,连话都说不流畅,可后来依然是个中兴之主。谢迁心想到。

  “说得没错!”刘健出声赞同:

  “西涯一番话可谓是算无遗策,新君不管怎么做,都有应对之法。再加上咱们毕竟是先皇钦定的托孤大臣,他就算再荒诞胡闹,礼法祖制这个东西他也必定要遵守。”

  “我有一计。”李东阳低声道:

  “我等先蛰伏几天,皇帝如今正在兴头上,不要去硬碰。这几日之间,我遣人去联络,朝中重臣如户部尚书韩文、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刑部尚书闵珪、工部尚书曾鉴、南京户部尚书王轼、吏部左侍郎焦芳、户部右侍郎陈清、礼部右侍郎谢铎和工部右侍郎张达都是我的同年,兵部尚书刘大夏更是我的同窗、同乡和同年。

  再往下,他们的门生故吏、知交好友遍布两京十三省,你等想想这又是多少人?等过几日,我让他们一齐上奏疏申明如今国事之难,新皇一见必然焦头烂额。

  到那时我等三人再联名上疏,要求除掉新皇身边的宦官,并恢复马文升和张升的官职,如此则计策必成。”

  “好!”刘健拍案而起。“好计策!就依西涯之计!”

  谢迁虽然有些怀疑,但看着李东阳和谢迁自信的神情,再加上世人对他们“李公善谋、刘公善断”的评价,内心有些不安的谢迁还是消除了疑虑。

.

  愚者万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