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道观-第2/3页



  大殿檐下挂着一块蓝底牌匾,上面用丰筋多力的字体写着‘碧霞殿’三个金字。

  殿内供奉着一尊狐头人身的神像。

  其镀金的狐狸脸上有一双狭长如月牙的双眼,宝石镶嵌而成的瞳孔在阳光下闪烁着幽绿色的光芒。

  女性化的身上穿着一件宽松的紫色道袍,袍上则绣有日月星辰,看似随意的披挂,却因冥冥中的气质加持,显得无比尊贵。

  一杆紫色小幡静静地横放在盘坐的膝上,被她纤细的双手轻轻按着。

  身下则是一座形如花丛的碧玉百花台,娇艳欲滴的玫瑰、富丽堂皇的牡丹、高雅脱俗的菊花、晶莹剔透的琼花、傲骨霜雪的梅花……全被雕的栩栩如生。

  彼此交织间,仿佛在玉台上争艳。

  而充满了妖娆气息的九条镀金长尾,在她身后犹如孔雀开屏般绽放。

  这尊神像,便是‘碧霞道君’。

  “道君安好。”

  两人进入大殿后,全都不敢抬头,毕恭毕敬的向神像行礼后,顺着神像左侧的通道进入了后堂。

  道观的后堂很简单,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三个填充了干草,放置在炕上的黄布蒲团,以及一扇画有百狐戏花图案的屏风。

  屏风后面就是一扇通往后院的小门。

  后院有一方径阔三丈的池塘,池面飘着五朵荷花与十几片荷叶,池里还养着十几尾金鲤。

  池塘的左边是一片菜园,其中种植了日常食用的蔬果。

  一条青石方砖铺成的石板路将池塘与菜园隔开。

  路的尽头,就是六间被檐廊连在一起,整体呈‘凹’字的房屋。

….

    两人通过小门来到了道观的后院,顺着石板路来到一间房屋内。

  秦子苓一进房间就将自己的小手从秦子煜的手中抽离,乖巧的坐在了一张紧挨窗户的长案后。

  秦道士活着的时候,每逢这个时候都会耐心的教她认字识理。

  几年下来,已让她养成了习惯。

  此时,她抬起头来,用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秦子煜,声音软糯的道:“师兄,师父此前已经为我讲完了一本古籍,今日要学习新的内容?还是复习以前的知识?”

  秦子煜闻言后思索几息,道:“学新的吧,等师兄去书架上找一本。”

  说话间,他已经走到靠墙而立的书架上,在一堆道经、古籍中翻找起来。

  忽然间,他看到一本有着熟悉书名的残破古籍。

  蓝底封皮上印着‘论语’两个字。

  “以往怎么没看到这本书?”

  秦子煜心中惊奇,没想到在这个世界上竟然还能见到孔夫子的巨著。

  他当即决定就用这本书来教导师妹。

  于是拿着论语坐在长案一侧,在秦子苓略带期待的目光中,将封面翻开。

  这本书像是后人凭记忆书写而成,虽然字迹工整,但里面的内容却很杂乱,并没有依照秦子煜印象中的‘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yi)第三’等顺序来排列,而是前言不搭后语的记载着。

  秦子煜指着第一行的‘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问道秦子苓。

  “师妹,这一行字你认识几个?”

  秦子苓瞪着大眼睛,认真的看着这一行字,然后轻轻的念道:“子曰(ri),也己(ji)。”

  秦子煜听到她的发音后,噗呲一声笑出声来。

  秦子苓听到他的笑声后,也意识到自己认错了字,脸上立刻浮现出一片红霞。

  又见秦子煜的笑声还没止住,恼羞成怒的握拳在他腰间轻轻打了一下。

  “好了好了,师兄这就教你。”

  秦子煜见状,连忙开口求饶。

  然后一字一顿,指着这行字,念道:“子曰(yue):攻乎异端,斯害也已(yi)。”

  秦子苓默默记住自己刚才念错的字,接着问道:“师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秦子煜刚要解释,却忽然心中一动。

  这个世界并非和平年代,除了人心险恶之外,妖魔鬼怪也是数之不尽。

  而论语是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各种观念的巨著。

  可是,在这个世界去学儒家理念的话,只会死的更快。

  想到这里,他眼珠一转,解释道:“这句话的含义是‘有个人对自己的弟子说,对付异端,一定要用全力,不能留口气让他害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