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秦公馆



  包国维两手空空回到了秦公馆。

  原先那份今天的报纸——《大公馆》被他用来包肉包子,送给大牛和细狗这俩个朋友了。

  卖包子小贩拿来包肉包子的油纸刚好用完了,包国维只好递上自己新买的报纸。

  民国18年,塑料袋这玩意还没发明出来,老百姓购物,要打包的时候,大多用纸张,熟食用油纸,水果用纸袋,或者麻绳网兜和布袋。

  那份报纸包国维粗略地看了一眼,对上面记载的“霉国经济大危机”并不感兴趣。

  “铜臭味太浓,人情味还得是我们神州。”

  包国维轻哼道,暗地摇摇头。

  走到秦公馆门口,抬头看着门匾上“秦公馆”三个大字,包国维闭目养神,深深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将胸中这口浊气吐出来。

  秦公馆以前虽然是将军府,但镇守苏州城的那位将军,并未对府邸多加改造,这座将军府,依旧保持了江南一脉的古建筑风格。

  门口是两座石狮子,门上是白底黑字的宽大牌匾,上书“秦公馆”三个大字,门的材质则是朱红石库门,上面镶嵌着两个虎头,铜虎獠牙咬着两个圆圆的铜把手。

  秦公馆的石库门,有大门和侧门两扇小门。大门除了秦老爷出差回来,招待重要的贵客,或者秦大公子秦天赐寒暑假返校这些比较重要的事之外,很少打开。

  其余时候,无论是秦公馆家眷还是外出采办的仆人,都得从侧门进出。

  老包是秦公馆的管事,包国维是他儿子,仆人的儿子,自然也得从侧门进入。

  包国维看着这一大一小两扇朱红色石库门,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继承“小包”的记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小包”在进出这扇侧门时候的耻辱感,

  “秦公馆不是我的家,我包国维没有家。”

  “我是仆人的儿子,我只能走侧门。”

  “不!”

  “我不能一辈子走小门!我要走大门!他妈的,我以后要让秦老头子亲自给我包国维开大门!”

  “还有那秦天赐,那该死的秦天赐,他瞧不起我,说我只配走小门,我以后要让他付出代价!”

  虽然这“小包”是个垃圾,但其实也是个可怜虫。

  是一个无法掌握自己命运,只能被那些有钱的富二代同学使唤嘲笑的可怜虫。

  “听”着“小包”曾经的“豪言壮语”,包国维心生异样感受,

  “让秦老头子给你亲自开门?”

  “就这点出息啊……”

  “就不能把秦公馆给买下来么……”

  “这才叫‘豪言壮语’!”

  包国维感到一阵好笑头,屏蔽这些记忆片段,清空了一下大脑。

  “小包”念书不行,思想觉悟也不够高,他哪会懂什么“豪言”“壮语”?

  只是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罢了。

  “咦,这小子和秦大公子还有矛盾。”

….

    “靠!‘包国维’在秦公馆‘仇人’不少啊……”

  消化着“小包”记忆,包国维感到很无奈。

  “包国维”这小子妥妥人渣,从五岁到十七八岁,被老包带到秦公馆这十多年,因为行事作风无礼和瞧不起人,让秦公馆里不少仆人反感,偶尔还因为一些事招惹了秦公馆的公子小姐,名声臭不可闻。

  就连秦老爷和秦太太,也不待见“包国维”。

  要不是看在他爹老包侍候了秦家三代人几十年,鞍前马后,秦太太早就将“包国维”这个反骨仔踢出秦公馆了。

  “得,反派都安排好了。”

  “‘包国维’这小子还真能得罪人啊……”

  “脸皮咋这么厚呢,这么不受待见咋还赖在秦公馆里……”

  包国维摸了一把自己的脸,揉了揉,很无奈地想道。

  现在他穿越成“小包”,这些“待遇”自然要落在自己头上了。

  “啧啧,细皮嫩肉的,这小子倒是挺爱臭美,难怪喜欢抹司丹康。”

  包国维摸着自己的脸,入手光滑细腻,像是在摸羊脂玉。

  包国维先前在枫桥下已经借姑苏河水面的倒影看清楚了自己现在这幅身体的面貌。

  在他看来,这小子虽然长得不起眼,比不上内娱男神阿祖,但好在五官端正,皮肤白皙,拾掇拾掇一下,弄个潮男发型,再整件优雅小西装,在这个民国,也足以让苏州城不谙世事的万千少女一见倾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