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第213章 让儒家付费上班-第4/4页
众人听完一阵哗然,自己带吃食倒是没什么,反而让他们有一种崇高感,他去启蒙小学既是施教,也是施恩。
但每天只给他们一堂课,属实难以接受。
“师兄,一堂课,太少了。”一名老者说道。
荀子捋着胡须,笑道:“确实少,不过我看过课程表,启蒙小学上六天课就放假一天,每天卯时上课,酉时下课……”
说到这里,荀子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一名年轻的学子接过话头,道:“所以晚上,以及第七天,我们可以讲儒学。”
对他们来说,吃食都自带了,晚上的蜡烛和油灯也不算什么。
荀子笑而不语。
其他儒家子弟恍然大悟,都露出了笑容。
至于启蒙小学的学子愿不愿意补课,根本不在他们思考范围之内。
“你们去准备一下吧!”荀子笑着道。
“是。”
众人退了出去。
只有韩非留在原地,等所有人都出去之后,韩非立即向荀子询问道:“老师,齐王磊为何执意办启蒙小学。”
启蒙小学开办之初就饱受争议,直到现在启蒙小学的费用来源还是齐王磊的私库,而不是齐国国库。
花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置办启蒙小学,这属实让他想不通。
如果是太学,他还能理解,但小学,还是启蒙……
荀子捋了下胡须,问道:“如果现在让你治理一国,你能胜任吗?”
韩非犹豫了一阵,道:“不能!”
“一郡之地?”
“可以!”韩非自信道。
“一县呢?”
“完全没有问题。”韩非更加自信。
“一乡镇呢?”
韩非有些不解,但还是回复道:“老师,小圣贤山庄随便一个入学五年的学子都可以胜任。”
这其中有三年是奠基,不涉及治理。
“一村呢?”荀子继续问道。
“随便一个入学三年,刚刚完成奠基的学子足以胜任。”
一个村子多则几百人,少则几十人,稍微有点学识的学子都能将一个村子治理好。
“启蒙小学是一个封闭性的寄宿学院,齐王为何不放在县里,而是放在村里?放在村里一个年级可能就几个、十几个人,而放在县里则会方便集中治理,也能节省许多钱财。”
韩非瞳孔猛的一缩。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