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海上丝路 36战略部署-第3/4页





    鉴于马尼拉当局对众合会商人小西隆佐的情报宁可信其有,因此,还要对菲律宾群岛上的普通民众封锁消息,以免那些部落首领趁火打劫,把防范的重点放在了马尼拉城。

    蜂须贺小六如何与林风取得联系,他们又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联手,采取什么样的战术袭击马尼拉城,现在对朱辉和张狗儿来讲都是疑问,因此,必须得有一个针对性的战略部署,最好能兵不血刃的让林风回头。

    二人很快也达成了共识:也许用不了太久,菲律宾群岛的某地必然会出现一场假借穆斯林部落的S乱,当局必然会从马尼拉撤走一部分驻军前去平叛,等到外部群岛上硝烟四起的时候,便是蜂须贺小六和林风联手图谋马尼拉王城之机。

    自蔡德赴大陆去搬救兵之后,张狗儿知道林风手下的将领已经不多了,全部将士加起来或许不会超过三百人,即便他们占据了马尼拉,必然也是蜂须贺小六来主持政局,用不了太久,羽柴秀吉为了表彰小西隆佐的功绩,必然在织田信长面前给小西行长请功,委派小西行长来做马尼拉的总督。

    按照织田信长所谓“天下布武”的战略,吕宋一旦被日本人占据,台湾、琉球肯定不保,到那时候,大批的日本浪人、野武士就会遍布在包围大明沿海的岛链上,林风等人就成为了日本人的走狗,只能继续替他们卖命攻打大明朝,成为千古骂名的汉J。

    就算林风等人继续留在出生入死打下来的马尼拉城,甘当日本人的附庸,得过且过,那么,这些日本人是否能容得下他也很难说,到时候,连身家性命可能都难以保全。

    从张狗儿的角度一切都替林风考虑,因此,狗儿觉得在林风和蜂须贺小六动手之前,有必要再去见见林风,能劝其回头当然是再好不过了,若是林风孤掷一注,他宁肯以死相谏。

    朱辉当然明白狗儿的心情,立刻否定了狗儿的想法,表示由自己出面去劝降林风,效果可能会更好,一者朱辉可以代表“朝廷”,给林风指出一条明路;二者是朱辉曾在南京帮着看护罗阿敏姐妹和林风的女儿整整五年,没有让她们受到一丁点的委屈,从林风的角度来讲应该感恩;三是朱辉的父亲朱均旺曾在秋目浦村打过更,尽管朱辉那时候虽然还小,也算是曾得到过林风“恩惠”,前来劝降全是为了谢恩,林风想听就听,不听便罢,也不至于会惹怒于他。

    虽然朱辉讲的这些理由很充分,张狗儿还是觉得有些太冒险了,二人为此争执了起来。

    争执了半天,其实他们都面临着一个难题,现在根本不知道到那儿才能找到林风,直到这时,朱辉这才把费尔南多将军的建议讲给张狗儿。

    朱辉以大明朝锦衣卫衙门监军的名义,命琉球国征夷大将军麾下的先锋官张藩,带领自己的所有人马听从朱辉的指挥,将张藩的武装编入蜂须贺小六率领的舰队,以便统一听从马尼拉军事最高指挥官费尔南多将军的指挥。

    张狗儿听懂了朱辉的意思,一旦带领自己队伍加入日本人的舰队,就能获得很多重要的情报,甚至可以在蜂须贺小六和林风联合攻打马尼拉的时候,暗中配合西班牙军队,消灭蜂须贺小六的武装力量,趁机挟持林风。

    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如果能趁早让林风回头的话,那么图谋马尼拉的武装力量也就剩下蜂须贺小六那一千多人了,那么,马尼拉当局自身的武装力量也足以能够对付他们,就没有必要让琉球国的这二百名兄弟们送死了。

    张狗儿完全同意朱辉和费尔南多将军的意见,立刻给费尔南多将军写了一封信,请朱辉带回马尼拉,明日即可从这座营地撤出,加入日本“基督徒”的战队,听从日本指挥官蜂须贺小六和“大明朝廷监军”朱辉的双重指挥。

    朱辉已经在帕西格村呆了一天一宿了,为了不让沈琦和马志善等人的担心,拿到了张狗儿的书信之后,又去见了马克先生和露易丝小姐一面,劝他们耐心等待,沈琦的商船返回福建的时候,把他们带回漳州月港,将来和月空长老一起远洋探险新大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