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所谓往事



  话说远在江湖自小生长在祁老山上的老无双知晓这件陈年旧事,要从三年前无意在“无老书阁”里撞见大师兄老无思那日说起。

  老无双平时练武过后固定在午时三刻会进书阁里头摸摸书卷,这一日轮值的正巧是无思大师兄,这位大师兄武艺算不得上老无教里头数一数二拔尖的高手,因而老早便被排除要职之列,但因为人谨慎善于掌礼,许多时候就连老教主都相当倚仗无思大师兄主事,所以渐渐对他委以重任,也将“无老书阁”委託老无思管理。

  老无双虽对任何师兄姐弟妹皆不刻意亲近,但却因常在“无老书阁”里与无思师兄打照面,日子久而久之便亲近不少,因而大师兄那段过往前尘她从本人口中略知梗概。

  大师兄少年时因境遇困苦曾经入灵隐寺为僧,拜寻空法师为师,寻空为他取名为寻思,念经练武平稳度过了好几年安生日子,寻思还以为暮鼓晨钟就此老死在灵隐寺中,却没想到平稳的日子里寺中突然在某日住进一双貌美母女,而这对母女便是他隐姓埋名避难遁入祁老山拜入老无教之因。

  灵隐寺里常会有外客暂住,寺内也有一进院落专门提供厢房供客住宿,女客便是入住在离主寺稍远的这一进院落,一来是为避嫌二来是为避免客人打扰寺内僧侣的作息,这是寻空法师对于打理寺内唯一坚持不肯妥协的规矩,寺内僧侣与外客断不可互相干扰、也绝不可互相打扰。

  这对母女来自百里之外的江苏城,据说是寻空法师的老友所託,那年江苏因有灾荒与瘟疫之故,暂且躲避城内病乱来此处借住。这也是当时相当普遍发生的寻常事,佛寺本就是灾荒与病乱时庇护平民之处,原先无思也不以为意,只是他在招待这对母女之时,隐隐觉得母亲的美貌着实过于惹人注目,连在寺内修为高深的几名法师也会对这客住的院落多加,甚至会来探问他关于这对母女的任何琐事。

  母亲年约二十出头,貌美无比。对无思那个时候来说,这位母亲是他生平见过最美的女人。只知道她唤作棋夫人,闺名为何,凭他一介小僧无法得知。

  同行的女童叫做棋苓,是个特别天真可爱的五岁小女娃,她常常跑出客用厢房四处寻找无思,也特别爱亲近无思,也许在这个不知人情世事的小女娃清澈眼中才最能判别出对她们这对母女最无害的、最真心的人是哪位。

  寄居寺庙的日子悠悠而过,棋夫人总是站在院落里头的第一道月亮门等候着,那双美丽的双眼视线总眺望着山陵,一副盼望着来人,希望接她母女俩的人能够儘快赶快出现。

  可是来的人却总是寻空法师。

  无思一日照送三餐往棋夫人客居的院子,棋夫人总是在黄昏时刻站立在月亮门下倚门远目,有时他会与看起来思夫心切的棋夫人聊说几句以示安慰,棋夫人也仅是礼貌地回应他、但表情却是悲伤地笑着。

….

    然而寻空法师便会掐准时间在寻思放下餐盘的那一刻准时出现,与棋夫人母女一同共进晚餐。

  起初寻思也不以为意,只觉寻空法师是为照顾友人妻女略表地主之谊罢了,但日復一日未有间断,寺内也隐隐传出了一些不太好听的传闻,议论寻空法师定下严格的寺内定律却又自己打破此规,更有师兄私下议论说寻空这位佛门僧已然动了凡尘俗世之心,否则又怎会日日去找那位貌美夫人?既然是朋友之妻,反而更应该恪守礼法,不是吗?

  寻思想想似乎真是如此,寻空法师行径确然甚是不妥。

  可是他拜入灵隐寺寄人篱下身份卑贱但求能安身立命,彼时寻空法师已是灵隐寺的住持,他寻思人微言轻不能也无法对此表示任何意见,只是在那之后送餐每每见到棋夫人之时,总觉得这位倾城貌美夫人的表情越来越见悲伤。

  棋苓那日午后在书斋里头玩耍,棋夫人寻到她时寻思正巧也在书斋里头做打扫的事务,棋夫人的面色貌似相当喜悦一反愁态,寻思便在好奇之下问了一句,原来却是棋夫人的夫婿写来一封家书,说是灾荒与病疾已稳住,不日便要上灵隐寺接回她们母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