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第5/7页



    江玉珣越说越紧张,同时忍不住观察起了应长川的表现。

    下一刻,却见天子重新拿起奏报看了起来。

    停顿片刻,应长川忽然随口轻笑道:“爱卿此言差矣。”

    江玉珣不解道:“为何?”

    刚才我可亲耳听到了兰泽郡百姓的对话,这段记载怎么可能有假?

    想到这里,他心中不禁又多了几分底气。

    同时直接看向天子双目,似乎是要对方说出个理由反驳自己。

    应长川将视线从奏报上移开,忽然似笑非笑地看向江玉珣。

    此生无声胜有声。

    江玉珣瞬间明白了应长川的意思。

    ……原主好像就是兰泽郡人,包含在“郡内百姓”之中。

    但是不对啊?

    我明明也很敬畏应长川好不好!

    -

    历史上的海沣稻,再过千年才能传入华夏。

    江玉珣本对兰泽郡官.员找到的懂得海沣国话的百姓不抱太大希望。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竟真的有人说自己对这种以“耐旱”还有“不择地而生”著称的水稻有些印象。

    到了兰泽郡后,那几名百姓便被第一时间请到了官府之中。

    其中那名去过海沣国的百姓一边回忆一边说:“……回大人的话,海沣国那边耕作极其粗放,那边的人撒下种子,便不再管田地里的事。哪怕遇到雨、旱天气,都对稻田不闻不问。可就这样!稻谷仍好好地活着!”

    他越说越激动。

    而听到这人的话,与江玉珣一道来的庄岳心中却不由生出了疑惑:“真有那么神奇的事情?难道不是他们管理田地的时候你不在附近?”

    百姓连忙摇头说:“回大人的话,草民为躲避战乱,投奔海沣国亲友足有一年之久,最近才回兰泽郡。”

    ()    像他一样前往海沣国逃难的人虽不少。

    但这怎么说也于法不合……

    说到这里他心中不由一虚。

    见几名官.员未有追究的意思,这才放心道:“这一年时间,草民自然不能白吃白住亲友的,时常会帮他们做些农活。刚才说的一切,绝无半句掺假!”

    闻言,庄岳不由皱了皱眉,并转身向江玉珣看去。

    百姓的语气虽肯定,但是他仍然不相信这世上竟有如此神奇的稻谷。

    庄岳本想先让那名百姓退下,再和江玉珣详细商议此事,不料转身却见对方双眼已然泛起了光来。

    这名百姓一开口,江玉珣就知道他说得绝对是真!

    史书记载,海沣国当地农人种稻时“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

    的确与这百姓讲得一样,撒了种子便什么事也再不管!

    “……好。”

    不等庄岳去拦,江玉珣已缓缓起身,从一旁的木盘上拿出一串钱交到那名百姓手中:“此事朝廷已经知晓,烦请回家等候几日。出发前会有官兵提前告知。”

    “是是!”那人眼前一亮,连忙将手中的钱收入怀中。

    -

    现任兰泽郡太守乔育达,曾是原主父亲的副将。

    办完正事以后,他便带着江玉珣离开太守府朝城郊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