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第二十七章 小江大人-第4/7页



    如今大周粮食产量还未提升,自然不能大范围销酒。

    将其抬价、减量,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奢侈品是最妥当的做法。

    但江玉珣怎么也没有想到……应长川竟然比自己还敢要价。

    这群朝臣家底丰厚,听到五万钱一壶后虽大吃一惊,但还是立刻点头应下,迫不及待地向江玉珣预定新酒。

    直到他们走后,江玉珣都未缓过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怎么了,爱卿?”应长川垂眸向身边人看去。

    江玉珣身体一僵,他不由咬了咬唇,将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往后大周朝堂上,怕是再也没有两袖清风之人了……”

    一壶酒五万钱,一坛酒就可分成五壶……

    钱赚得也未免太快了吧。

    ……去他的清廉如水、瓮尽杯干!

    这一瞬,江玉珣忽然理解了丞相。

    ※

    第一批酒三言两语就销了出去。

    江玉珣迅速将收来的钱投入田庄之中。

    余下那些供他吃穿用度后,仍绰绰有余。

    看着自己账上的余钱……江玉珣忽然体会到了一夜暴富的感觉。

    与此同时,尹松泉也完成了怡河整修案,并经江玉珣递至御前。

    这片土地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工程正式启动。

    天子率朝臣百官,骑马立于行宫旁一座名叫“春皓山”的山上极目远眺——

    炙日自天边照亮大地,长河随之泛起金波。

    夏种已经结束。

    数万名河工齐聚怡河两岸挥锹破土。

    霎时间声势震天,压过了汹涌的波涛。

    江玉珣上前介绍道:“陛下,哪怕裁弯取直,怡河大部分河道仍会保留下来,从今日起河工便会开始加固那部分河堤,此乃当务之急。”

    众人的视线随之落来。

    江玉珣继续说:“下一步是在怡河狭颈处开挖引河,等到枯水期切穿河坝,新河道便可贯通了。”

    天子缓缓点头,他忽然转身看了江玉珣一眼,接着忽然扬鞭抛下百官催马朝山下而去:“走,下山看看。”

    江玉珣立刻跟了上去:“是,陛下!”

    玄印监愣了一下,也连忙跟着下山。

    春皓山下,是一片新建成不久的屋房。

    其中一部分是工匠的居所,另一部分则是因工程而搬迁的百姓的新家。

    这些房子是由官府统一建造的,虽然只是最普通的一进小院,但不知比怡河畔那些瓜棚好了多少倍。

    应长川和江玉珣到时,正好遇到一群百姓用牛车拖着家具与粮食搬往新居。

    见状,天子突然停了下来,并饶有兴趣地向前看去——

    新居虽与老宅相距不远,但无论如何百姓们都算是为了怡河“背井离乡”了一场。

    可是此时,一家人脸上不止没有一丝不悦,反倒是喜气洋洋的。

    就连来帮着搬家的亲戚,脸上也满是羡慕:“……早知道今日,我家当年也应该把房子盖在怡河岸边。如今不但有了新家,往后还能赚怡河的钱!”

    牛车上的百姓忍不住笑了起来,随口应道:“这都是托小江大人的福!”

    听到这里,坐在车后的小姑娘略微不解地问:“爹娘,我们家又没有人会打鱼,往后真得能赚到怡河的钱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