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5/7页
从江玉珣所处位置向窗外看去,正好能瞧见一个“S”形的急弯。
少年看了几眼,便将视线收了回来:
“回陛下,怡河河道弯曲,如突遇洪峰,河水很容易拐不过弯来,直挺挺冲出河道。此次溃堤,也有几分这样的原因。”
应长川缓缓点头,眸中也生出些许兴趣。
见状,江玉珣继续说:“怡河水量绝不算小,但是千百年来却从未通航。除了之前几朝不关心河务,鲜少疏梭河道以外。更是因为它河道相对曲折,不利于船行。”
说到这里,应长川已经猜到了江玉珣的意图。
他放下手中奏章,再一次朝着窗外的大河看去:“爱卿的意思是?”
江玉珣深吸一口气,将自己的最终目的抛了出来:“臣以为,朝廷可以借这次机会,人工为河道截弯取直。这样既利于泄洪,降低了怡河溃堤的风险。又可使其通航。”
说完,他的心脏便重重跳动了起来。
马车之中一片寂静。
顿了几秒,江玉珣忍不住多补充了一句:“……届时怡河流速也会变得更快,河道自然变深,不必人工深挖就可以直接通航。”
按照原本的历史,江玉珣所说的事几百年后才有人做。
而这期间,怡河不知道已泛滥了多少次……
其实早在溃堤前,第一次去河边巡查的时候,江玉珣心里便有了这个念头。
现在总算找到机会一口气说了出来。
他忍不住期待的地向应长川看去。
怦怦——
怡河缓缓流淌。
话音落下后,江玉珣的耳边只剩下了一点水声,与自己的心跳声。
应长川怎么还不表态?
见对方仍不开口,江玉珣忍不住用他最感兴趣的事情诱.惑道:“怡河向东而去,最终汇入辰江,辰江乃本朝第一大河,航运发达,支系众多。”
“假如怡河能够通航,连接辰江。未来既可以借此调运南北粮草,还可以顺流而下,以最快速度调兵前往各郡。”
() 到了那个时候,身处昭都便可以牢牢将天下握在手中!
“陛下?”
应长川终于将视线转了回来。
江玉珣在那双烟灰色的眼瞳里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就在他心情忐忑至极限时,应长川终于开口道:“将其写成奏报,递至御前。”
水利耗资巨大,福泽百代,当然不是三两句话就能定下来的。
写成奏报便意味着天子已将它列入议程。
江玉珣:!!!
应长川果然心动了。
江玉珣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是,陛下!”
应长川再次将视线落向窗外。
怡河静静向东而去,千里沃野之外,便是滚滚辰江……
天子缓缓阖上眼瞳。
此刻,他的心情也难得随着波涛激荡了一瞬。
接着漾起圈圈涟漪。
-
乘车要比直接骑马慢上许多。
还没走到仙游宫,江玉珣就已经整完了所有的奏章。
见应长川还在仔细批阅奏章,忙完了手头工作的江玉珣,终于心安理得地把视线落向窗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