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2/4页



    他先偷瞄了一眼应长川,确定皇帝心情还好,这才开口:

    “呃……怡河水位暴涨,有溃堤的风险。按理来说,应该提前将两岸百姓,转移至安全地带。但是这一次,他们无论如何都不愿意配合,其余各处情况还好。”

    应长川的手指,轻轻在桌案上点了两下。

    “哦?为何不迁。”

    这一次,回话的人变成了玄印监。

    “回禀陛下,几日前,怡河两岸有百姓,偷偷找来民间巫觋,卜算问天。那巫觋说‘只要祭天,怡河边的雨就会停,大家安心住着,不必迁移’,百姓照做之后……天正巧放晴了。”

    这巫觋纯属瞎猫碰上死耗子。

    但百姓却因此,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原本纠结要不要转移的人,彻底安下了心。

    玄印监顿了顿,又补充道:“巫觋与找他卜算的百姓,已被吾等处理。但消息,还是传了出去……”

    话说至此,他已冷汗淋漓,声音也不住颤抖。

    “请陛下责罚——”

    应长川轻轻笑了一下,没有理会玄印监,任由他继续跪着。

    听到这里,少年手腕忽然一晃。

    墨点砸在纸上,留下刺眼的痕迹。

    江玉珣想起他们说的,是哪段历史了!

    受巫觋言论影响,怡河两岸百姓不肯配合,转移的事始终停滞不前。

    谁知这时,突降暴雨。

    雨量之大,前所未见。

    怡河瞬间决堤,上千人随之丧生……

    “原来如此!”童海霖恍然大悟,接着又小声嘀咕,“怪不得他们怎么也劝说不动……”

    江玉珣一点点攥紧了手中的毛笔。

    他从来都不觉得,自己能够改变历史。

    但此刻,知晓结局的他,竟然第一次,生出了想赌一把的念头。

    ……置身事内,江玉珣没有办法说服自己袖手旁观。

    “启禀陛下,”少年放下毛笔,第一回不等应长川问,就主动转身行礼说,“臣想去怡河边试试。”

    “你?”童海霖下意识质疑。

    江玉珣莫不是昏了头,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应长川则轻轻靠向玉几,末了,逐渐敛起笑意。

    他没有问江玉珣“凭什么”。

    而是问:“为何?”

    满朝文武,无不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只管明哲保身。

    唯独江玉珣,从不敛锋芒。

    “今年的雨水,比以往丰沛,怡河决堤的风险也更大。必须提前迁走百姓,有备无患。”

    想起被淹的羽阳宫,应长川缓缓点头。

    江玉珣继续说:“更何况……怡河若是决堤,无数百姓将葬身

    鱼腹,幸存者也会成为流民,涌入昭都。()”

    “?()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但江玉珣,却完全没有搭理他的意思。

    他看着应长川的双眼说:“大灾过后必有大疫……流民与疫病相加,届时天下必定因此而动荡。臣无法坐视不理。”

    江玉珣说的,就是历史上水灾的后续发展。

    周太祖四年起,天下一年比一年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