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第2/2页
她在内宅之中,也只能借着这件事掌握一回上面的动静了。
新帝未必会直白的为难贾蓉这个二世祖,但新帝身边的人却会揣摩新帝的心思,之后会给一些人暗示。若新帝不将娶了太子私生女的贾蓉放在心上,随意的就批了奏折,那秦可卿在贾家的日子仍旧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只是少了些光环。
若新帝……在秦可卿看来以贾家人的心性未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外乡人好的恶习,但他到底年纪小,又打心底‘敬重’嫡妻秦可卿,倒也不敢玩得太过。加之贾珍就是嫖.娼不成反被打劫,贾蓉这阵子也收了心思不怎么流连那种风月场所了。
只是他又不是个上进的性子,读书没天赋,习武也吃不得苦的,若是再没了这些日常的消遣乐子,整个人都显得无所事事极了。
闺阁女儿不出门,不见外人又为什么要学习琴棋书画?
除了陶冶情操,培养自己外,也是为了在漫长的岁月里能够自娱自乐。
秦可卿见贾蓉这般无聊,又不想让他回头再跟那些狐朋狗友鬼混,便费了好些心思才陪着贾蓉找到一点不败家的兴趣爱好。
贾蓉喜欢看话本子,还是那种带着春|宫画插页的话本子,写的越露骨他就越喜欢。看了几十本后,贾蓉竟然自己尝试着写了一本。
他写完就给秦可卿看,虽然遣词用句上的问题很多,但光是那种直白露骨的描述也让秦可卿臊得满脸通红。
之后贾蓉还一本正经的给自己取了个笔名——折仙散人。
秦可卿见贾蓉只是写来自娱自乐,没有往书肆送的想法,还悄悄松了一口气。
╮(╯▽╰)╭
女婿出事后,尤老娘还带了尤二姐和尤三姐来了几回宁国府。秦可卿原本想着她们娘仨是尤氏的娘家人,所以也是礼遇周到。可发现尤氏其实并不想搭理自己的后妈和两个跟自己没血缘的妹妹时,就立马变了态度。
她原就是灵巧聪慧之人,有时候都不用尤氏说什么,就帮尤氏将这娘仨给打发了。
羊肉就贴不到狗肉身上,后妈就鲜有对继子女好的。有,那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旁的不提,如果尤氏有自己的儿子,怕是也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外乡人家里一应皆是小蓉大奶奶做主。
二是告诉她们小蓉大奶奶瞧着温柔好说话,但小蓉大奶奶也不是谁都能踩一脚的,上次有个不懂规矩的通房刚跟小蓉大奶奶起了个屁,转天就失足淹死了。就连她的家人都不知道怎么的被人抛尸在乱葬岗。
总之就是以后少来,尤氏是继室得看着儿子儿媳的脸色生活,尤氏自己尚且如此,你们跟尤氏连半点血缘关系都没有,就更在这里没有什么体面了。还有就是别打贾蓉的主意,若打了贾蓉的主意,可就真真是福祸难料了。
这话有没有吓到尤老娘母女无人知道,但是尤老娘却在那之后就很少带着尤二姐和尤三姐来宁国府了。
啧,她是见钱眼见,欺软怕硬,可她难道就不知道惜命的吗?
……
宁国府的日子在贾珍出事后,彻底撸顺了。一家三口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顺心。
贾蓉沉浸在写小黄书以及给其他人的小黄书找茬的快乐中不可自拔。
贾蓉时常批评那些才子佳人的话本都是穷酸书生写出来的。还跟秦可卿说了一回他为什么这么笃定。
为什么呢?
你就说这个《西厢记》吧,崔家那样的人家能只有红娘一个丫头?
旁的不提,就咱们这样的人家,府里的姑娘们哪个不是大小丫头一大群,奶妈嬷嬷一大堆的。真到了寺里那种地方,里屋要有大丫头陪侍,屋外间还要有小丫头和嬷嬷值夜的。
可你瞧瞧,竟就只有一个红娘在那里忙前忙后。这说明什么?说明写书的人就没接触过真正的世家贵族。
秦可卿点头,真的好有道理呀。
身边的大丫头还有个小丫头侍候呢,何况是嫡出大小姐了。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