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最终假想敌



  而这三天内,十八寨也不平静。

  张毅带头造反的事情终于在三天前传到了米脂,也传遍了陕西。

  彼时,在肤施坐镇的三边总督杨鹤正执行剿抚政策,对陕西层出不穷的起义大军焦头烂额。

  杨鹤,今湖南常德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崇祯二年,由于原陕西三边总督武之望病死,时任左副都御史的杨鹤被朱由检任命为三边总督。

  考虑到当年陕西灾情已经十分严重,成群结队的饥民涌入了起义的队伍。

  与此同时,当年发生了后金绕过宁锦防线侵扰北直隶的事情,大量陕北边军抽调去京师勤王,杨鹤碍于目前兵力不足,疲于奔命,反而越剿越多,于是决定采取招抚为主,追剿为辅的方针。

  而这个方针竟然也获得了崇祯的支持,甚至从内努中拿出了十万两白银用来安置投降的流民。

  只可惜,杯水车薪,流民之祸岂是十万两就可以消除的,最终杨鹤也会因为这个方针而被崇祯抛弃,而换上洪承畴。

  当他听闻张毅起义之事,他第一时间派出了一名亲信前往十八寨说降。

  当信使来到十八寨的时候,张毅正好带人在深山中打猎,因此正好错过。

  信使回去后,将自己此行并未见到张毅的事情汇报给了杨鹤,同时添油加醋的将十八寨的所见所闻一一道来,为此,杨鹤采取了第二套方案,同时再次派出信使前往说降。

  深山之中。

  “大王,绑在腰上,我拉你上来!”

  一根藤绳从几十米高的山崖之上抛下来。

  张毅抓住藤绳,朝着上方打趣道,

  “滚一边去!老子自己会爬!”

  此话顿时引起四周一片笑声。

  三天的时间,张毅早已融入了这支狩猎队伍,作为队伍的主帅,他并没有任何的傲慢,而陕北人民风淳朴,亦不拘一格,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相处融洽。

  此刻,在山崖之上出声的男子叫做林山,陕北榆林人,皮肤黝黑,手脚灵活,常年以采摘山中草药为生,由于官府欺人太甚,活不下去才参加起义大军。

  他有一手飞檐走壁的好本事,听到张毅组建攀援队立刻选择报名,而他的实力亦让张毅刮目相看。

  靠着一根麻绳,一根钩索,他竟然能徒手攀爬上数十米高的悬崖,令人叹为观止。

  对此,张毅也顺势任命他为跃岭队的队长,负责这支十六人的队伍。

  此刻,林山因为一株上了年份的何首乌爬上了山崖,由于山崖顶部景色宜人,所以特地邀请张毅一起上来观看。

  拉住藤绳,张毅开始向着山顶有条不紊的爬行,看着其他跃岭队的队员宛若猴子一样手脚并用快速上升,一下子就到了顶部,对此张毅只能一脸苦笑。

  幸好,他的旁边有着狩猎队的队长马护陪着他。

….

    马护,一个沉默寡言的回族中年人,自小在丛林中长大,世代猎户,靠着将皮货拿到山下贩卖来换取粮食。

  可惜这年头,皮货是好东西,所以税也是最重的,一次去米脂城贩卖皮货,不堪奸商压价,他选择不卖,结果贪官污吏企图强行没收他的皮货,不堪受辱之下,他选择了反抗,最终也踏上了造反这条路。

  “老马,你作为世代猎户,看来也不行啊!”

  张毅一边用力向上爬,一边调笑道。

  对于张毅的性格,此刻队伍里的人都已经慢慢习惯了。

  由开始的敬畏到后来的打成一片,再到现在的无所顾忌,所有人都知道张毅是一个很亲民的人,也没有什么架子,但就是这样他们反而更拥戴他,毕竟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领导与自己有明显的阶级对立。

  大家都是农民,凭什么你就高人一等,不是吗?

  马护握紧藤绳一步一步向上爬,对张毅的话露出一丝轻松的笑容,

  “大王!黑山的这手攀岩的能力放眼整个陕西乃至甘肃地区都算得上顶尖的。我自然比不上!”

  眼看说话的空荡,马护趁机向上爬了几米,张毅立刻用力跟上,

  “但你的弓箭也不差!”

  “我家世代猎户,祖上可追溯到伏波将军!这一手裂石穿云箭不是我吹,就算是蒙古鞑子也未必如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