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顺便寻个宝-第2/4页
儒艮在隐蔽条件良好的海草区底部生活,定期浮出水面呼吸。一般每1至2分钟浮至水面一次,但有时会潜水达8分钟以上。
它们上浮时仅将吻部尖端露出水面,下潜时会像海豚一般整个身体垂直旋转1圈。
“到了之后,大家不要喧哗,儒艮生性胆小、怕人,只要稍稍惊吓,就会立即逃避。”张耀华又提醒道。
当然了,儒艮的行动很慢,通常每小时2海里左右,在逃跑时也不过5海里。
张耀华还不知道,此时甚至有野生动物专家正在看他们的节目。
梁教授看着直播画面,有点不解。
他的团队专门研究儒艮的,这些年来,他们仅在北部湾发现儒艮。
如果是以前,广东海面也确实发现过,甚至海南也有。但时至今日,就连海南都找不到它们的踪迹了。
十多年前,他的团队就跟小日子的学者一起在海南东部和西部海域寻找儒艮,但一无所获。
而现在,他的学生告诉他,有個节目在广东海面找到儒艮。此时此刻,他依旧怀着质疑的态度。认为节目只是搞个噱头,吸引大家而已。
“他们所处的位置,我们以前好像也去过,应该是骗人的。”梁教授是第一次接触这个节目,还不了解。
旁边,他的学生则是说道:“老师,先别急着下定论。这个节目我看了两三次,他们要找的野生动物,目前为止,都能找到。
尤其是那个叫张耀华的人,他找动物非常厉害。
我打听过,他常年混迹大海,对大海的情况很熟悉。”
“嗯!那就再看看吧!”梁教授没反驳。
学生说得没错,在节目还没结束之前,随便下定论是不负责的,不严谨的。作为科学研究者,非常注重严谨性。
作为一名教授,更应该遵循这个原则。
如果真让这个节目发现了新的儒艮群体,这对我们国内儒艮的繁衍非常重要。
要知道,仅仅是北部湾那个儒艮群体,只能近亲繁衍,灭绝是迟早的事情。
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地区的儒艮数量已急剧下降,只剩下一些相互分隔的接近绝灭的种群。
现存的儒艮大部分在澳洲北部沿岸,据调查估算,那里约有八万多头儒艮。
就在这时,游艇上,张耀华命令游艇熄火。
梁教授哭笑不得,这要是能找到儒艮,他这些年算是白跑了那么多地方。
即便知道附近海域是儒艮的栖息地,但你能保证它们就在那儿?
要知道,儒艮被称为海牛,食量惊人,每天要消耗45公斤以上的水生植物,有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摄食上。
有时,它们会留下一条啃食过的痕迹,当退潮时海草林露出水面即可见到。儒艮一般白天或晚上皆会进食,但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则多半在晚上觅食。
如此一来,一个群体的儒艮注定不会在某一处海域呆很久,因为那儿的海草根本支撑不起它们啃食。
“这也太随意了。”他摇头笑道。
他的学生却说道:“老师,这人有点邪乎,说话很少空穴来风,做事基本上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梁教授觉得自己学生有点魔怔了。
正要开口说教,忽然……
直播画面中,一个脑袋露出海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