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杨国斌激走冯锵
完成了下午的日常修行之后,赵雍能够感觉到自己距离开窍期越来越近了。
只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他随时都可能突破。
回到寝宫,在睡觉之前,赵雍再次使用望气术,依然没有发现什么变化。
没有消息对于赵雍来说就是好消息,这也意味着冯锵并没有准备施展什么手段对付他,他大概率能够安稳一段时间。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一直都风平浪静。
赵雍在小经筵上也没有再做出什么试探性动作,只是认真的跟着几位讲师学习。
直到十二月二十二,大经筵的日子到来之时,赵雍的生活才真正迎来了新的变化。
今天的大经筵不是翰林院的众多瀚林为赵雍讲课,而是左相杨国斌。
面对杨国斌的讲课,赵雍依然像和卢渊一样认真学习,不敢在四位辅政大臣的眼皮子底下耍什么花样。
可没有想到杨国斌并没有应付了事的想法,他今天的课题竟然是大魏历代以来,对于军队和武将方面的调整。
这个动作就给了在场的众人一个明显的讯号,赵雍能够清晰的看到冯锵在杨国斌说完课程名称之后,脸色忍不住的变了。
哪怕他很快就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可刚刚的神情骗不了人。
赵雍猜测杨国斌和冯锵的斗争也开始进入明面化了。
在背地里,他们已经有了不少交锋。
在朝会上有时候也会借着事情争斗。
可杨国斌今天主动利用这个课程名称来刺激冯锵,看来双方之间的斗争已经有些压制不住了。
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杨国斌已经吃了不少亏。
不然他也不会忍不住主动出击了。
赵雍对此就当做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只是认真的听课。
当然,在听课过程中他自然会根据杨国斌讲课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提问。
当这堂课到了最后时刻,杨国斌才刚刚讲到大魏现在的军队制度。
身为文官之首,虽然他所处的立场天然和军队站在对立面,可他并没有贸然的对军队的制度做出直接的评价。
只是在讲解军队制度的时候,为赵雍介绍现在军队的实际情况。
大魏三个方向的邻国都不是等闲之辈,为了防备他们的进攻,大魏在三个方向的边关都布下了重兵防守。
这就使得大魏的边军之强盛超出赵雍的想象。
其中,九大边军元帅在军中的地位,更是仅次于大将军冯锵。
他们手中掌控的军队势力,甚至还要在大将军冯锵之上。
地处中州,大将军虽然是名义上的武将之首,可想要调用神都周围的军队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私自调动军队就等同于谋反。
而在边关,九大边军元帅随时都能够调动军队,他们的自由度可比身在神都的大将军要强得多。
对于这些事情赵雍之前就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只是杨国斌口中的情报要更加准确和丰富一些。
….
赵雍隐隐有所猜测,杨国斌身上打算借此告诉他:冯锵的军权和在军队中的地位并没有那么恐怖。
这是在为他打气,也是想要劝说赵雍支持他对付冯锵。
对此,赵雍虽然有些心动,可依然没有表态的意思。
因为对于赵雍来说,冯锵和杨国斌的争斗是一件好事。
如果他们都一团和气才是赵雍真正的末日,皇权很难再重新建立威严。
别看冯锵整天都那么狂妄,杨国斌这么低调,可等到赵雍真的帮助杨国斌斗倒冯锵后,他的处境大概率会比现在更糟糕。
冯锵再狂妄,他能够说得上话的也只有军队。
可要是杨国斌一手遮天,那恐怕国事政事都要由他一个人说了算了。
前狼后虎,驱虎吞狼可不是一个好选择。
对于赵雍来说,两个敌对的势力可并不算稳定。
如果有第三方在这个时候出面才是最好的选择。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赵雍需要时间来壮大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朝廷能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其实对赵雍是最有利的。
如果可以,赵雍其实是想在勋贵中找到一个可以在朝廷立足,并且和冯锵、杨国斌对立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