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定运!绑定国运



  赵雍的忍气吞声并没有让冯锵感到满足,而是选择继续输出:“圣天子垂拱而治,群贤良众正盈朝,君明臣贤,大魏国运昌隆指日可待矣。”

  冯锵的话显然并不是在夸奖赵雍是圣天子,所谓的垂拱而治也不过是在让赵雍不要插手朝政,把国家的权力下放到朝廷重臣的手中。

  赵雍自然能够听懂冯锵话里的意思,可是冯锵话中的放权并不是在说他自己,而是指满朝大臣,赵雍当然不可能唱反调。

  他甚至变得越发小心:“诸位爱卿都是先皇册封的国之栋梁,有诸位爱卿在,即便朕年幼无知,我大魏也能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在赵雍的一再示弱下,冯锵总算没有再起什么风浪,只是满意的看了看赵雍,随即在一众大臣的拥护下,趾高气昂的离开了。

  等到大臣们走光之后,赵雍仍然不敢在公开场合发脾气。

  他的周围布满眼下,一举一动都不是什么秘密。

  回到乾清宫后,赵雍草草的用了早膳,又匆匆的赶往文华殿。

  今天是十二月十二,也是经筵月讲的日子,赵雍需要前往文华殿听讲。

  大魏的经筵制度分为大经筵小经筵。

  大经筵一月三次,分别是初二、十二、二十二三天。

  大经筵朝堂重臣都会参与,知经筵事由左相杨国斌担任,同知经筵事则由其他三位辅政大臣担任,六部高官及翰林院、国子监的大臣名儒担任经筵讲官。

  小经筵隔三天一次,只需经筵讲官为皇帝讲课即可。

  今天是赵雍第一次参加经筵,又是大经筵,相关的大臣都会到场。

  当赵雍到达文华殿正殿之时,四位辅政大臣、六部高官、翰林院和国子监的大臣名儒已经在殿中等待。

  经过一番行礼之后,经筵正式开讲。

  今天的课由翰林院瀚林学士卢渊亲自讲解。

  瀚林学士只是正三品的官职,可瀚林素来清贵,甚至有不由瀚林不入阁之说。

  卢渊虽是寒门出身,可却是海内大儒,桃李遍天下。

  他在大魏的声望不下于六部高官,甚至隐隐接近四位辅政大臣。

  赵雍把他列入到最需要拉拢的对象之一。

  而他因为出身和性格的原因,也最容易被赵雍拉拢。

  面对卢渊的讲课,赵雍显得格外重视。

  更不用说今天卢渊所讲的内容乃是大魏历代皇帝学习的经历。

  显然,卢渊是想要通过这次经筵来告诫赵雍学习的重要性。

  整个经筵的过程除了赵雍能够提问之外,只有卢渊能够开口。

  一整个上午,文华殿中就只有赵雍和卢渊二人的声音。

  对于赵雍的态度卢渊也比较满意,倒是有几分教学相长的意思。

  直到日上中天,卢渊的讲课才结束。

  四位辅政大臣纷纷进谏劝诫赵雍好好学习。

  除了冯锵的口吻依旧生硬之外,其他三人倒是有几分敦厚长者的样子。

….

    经筵结束之后,赵雍按照惯例留下一众大臣到东顺门享用御膳,自己则赶回乾清宫。

  至于单独接触卢渊,现在并不是时候,赵雍不急于一时。

  ……

  在今天上朝结束后赵雍就已经定下了绑定国运的思路,现在是时候实现了。

  兴运行劫篇的修行方式十分特别,如果是依靠赵雍自己的力量他当然不可能轻松做到立运定劫。

  可有了《劫运经》的存在这件事情就变得很简单了。

  具体实现的原理赵雍并不清楚,只知道通过《劫运经》为媒介就能够做到这一点。

  午膳过后,赵雍清退左右,躺着床上开始定运。

  根据兴运行劫篇的记载,赵雍闭上眼睛查看识海中的《劫运经》,同时默念道:“定运。”

  紧接着他的意识就突然来到了一个奇特的空间之中,一个个立体雕像出现在了赵雍面前。

  定睛一看,这些雕像都是赵雍,只是形态不同而已。

  有看书的、写字的、画画的、练拳的、练剑的、做饭的……

  各式各样的雕像让赵雍有些眼花缭乱。

  虽然没有具体的介绍,可赵雍就是能够从这些不同的雕像中感受到它们的含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