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厚颜无耻(求月票)-第2/3页



        至于图片,目前由于石板印刷还没上线,所以仅放了些以前刻好底板的巴黎风景画。而以后就会大量登载新闻插图了,不过这个时代没照片,只能请画家画插图。

        约瑟夫对德尼科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不愧是三代干报社行业的世家。

        等这两份报纸出现在巴黎民众手中,大贵族集团就再别想垄断舆论渠道了。

        德尼科见王太子看完了样刊,立刻汇报道:“殿下,按照您的吩咐,两份报纸一个月的订购价格都是3里弗。

        “我觉得我必须提醒您一下,这个价格我们会严重亏损的。”

        时下的日刊报纸大部分是6-8里弗一个月,周刊在1里弗10苏到2里弗之间。

        《巴黎商报》和《新闻与图片报》都是日刊,3里弗绝对是赔本价。

        约瑟夫淡然点头:“没关系,就按这个价卖。等石板印刷搞好了,成本应该能降到每个月3里弗以下。”

        其实就算亏损一点他也无所谓,报纸的销量冲起来以后,仅靠广告收入就绝对能扭亏为盈。

        德尼科见他非常笃定,只好继续汇报下一件事情:“殿下,您之前说的那些‘报童’,我这里招到了40多人。”

        他犹豫了一下,小心道:“我觉得愿意在巴黎街头买报纸的人,或许不会很多。”

        报童正是约瑟夫准备的新型报纸销售手段。

        眼下欧洲各国的报业,基本都是采用提前订报,然后由“送报员”送到客户手中的模式。

        而后世耳熟能详的报童还没有出现。

        以前制约报纸零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价格昂贵,平均一份报纸要4到6苏,而普通工匠一天的工钱也就5-10苏,很少有人会临时起意去买份报纸。

        现在约瑟夫将一份报的价格压到了2苏,未来还要降到1苏,甚至更低,这个价钱就有很多人很支付得起了。

        约瑟夫很清楚,街头零售才是报纸销售的最佳渠道!

        报童吆喝着报纸的看点,听出点兴趣的路人很容易掏钱买一份。而且报童还能捎带卖些其他东西,用利润拉低报纸的成本。

        至于“雇佣童工”……

        这个时代压根就没这说法。

        目前在欧洲任何一个国家,七八岁就在工坊里打工的孩子比比皆是,他们是家庭重要的经济支柱。

        卖报这种比较轻松又高薪的工作,估计很快就会有人抢着来干。

        约瑟夫又叮嘱了德尼科一些事项之后,报社经理告辞返回了巴黎。

        他们还不知道的是,此时两份报纸已经在巴黎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暴。

        巴黎街头,有人听到挥舞报纸的孩子高喊着,“看报了!2苏一份。报上有最新的小说,炼金术少年遭到未婚妻退婚!三年后他能否讨回公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