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捐赠之谜02-第2/2页



    “环境真好,怎么没有庄稼地?”胡兰好奇地问。

    “其实这些都是责任地。”小李指着眼前一小块一小块长满狗尾草和黄荆条的平地说,“这个村现在只有20多户长住户,并且大都是不用种地的老年人,年轻的都安家到城镇了”

    胡兰深吸一口这难得的清新空气,有些醉氧,又觉得这村子这么好的环境,怎么就人丁稀少,庄稼地更是少见。“我们这是石灰质山体,只能种些玉米土豆之类的,收成还不及外面,如果种水稻更糟糕,山上泉水冬暖夏凉,水里很多鱼虾,泉眼边湿地只能种水稻,但水稻只能种一季,收成比玉米还差。”小李边走边解释着,“这个村子很多地都已经是荒山了,每个组有几亩稍平一点的地,都承包给村里的陈石匠了,陈石匠搭了很多大棚种蘑菇木耳,在河床里开了个采石厂,把山上石头也差不多挖空了,山体滑坡严重,刚好去年有了扶贫政策,让大家把房子集中修到公路边。”

    安补充说到,“大部分村民集中安置了,剩下20多户都是些老年人,不愿意集中居住,舍不得房前屋后的自留地,想养些鸡牲鹅鸭。”

    “那我们要釆访的那几户有小孩的呢?”胡兰问。

    “我们先去跟村长聊聊啊。”小李说。

    “先跟村长聊啊!”胡兰看起来兴致不高。

    “别泄气嘛,这个村子是贫困村,今年刚刚脱贫,您们不是来釆访扶贫成果吗,村长手里现成材料多着喔。”安安慰着。

    说话间己经到了村长家里,村委会就在村长房子旁边,是一幢新修的三间白墙青瓦房,墙上跟村里所房子一样装饰了一些雕刻图案。“这是去年这里最好的文创案例了。”小李兴奋地介绍着。

    村长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身材魁梧,戴着一幅墨镜,胡兰看他一直戴着墨镜,心中并无好感,村长大概看出了她的心思,解释到,“我左眼有一年被采石场的石子飞起来打废了,以后我就一直戴着这幅镜子了。”。

    他有一个七十多岁的母亲,有脑血栓后遗症,行动不便。“政府真是好,帮我把房子整修得这么漂亮,还给大家发了粮食补助,养了这么多鸡和鹅。”村长笑着说。“我们就养了六十几只鸡,下了蛋拿到镇上去卖,能卖个六七十块钱呢,一年下来也能增收一千多块钱呢。”

    “那您这鸡是散养的吗?”胡兰问。

    “是呢,都散养的。山上随便跑呢!”村长说到。

    釆访完己经是下午5点多了。来不及采访那几个娃了,回到镇上己经晚上6点多了。联络组去菜市场买了一些卤牛肉和葡萄。晚上9点联系上午的汽车返回县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