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人(二)-第2/2页



    几年过去了,挣了十来二十万块,也花了十来二十万块,银行卡里还剩不到一万来块,有的甚至更惨。

    挣来的钱,一是高消费,二是打牌,三是继续寻觅新欢。他们以好吃好喝约会,然后又以约会养生。周老三是个闷脾气的人,虽不会有暴脾气,但他会哄人啊!身材高大,一副谦谦君子模样,总会有人上套。相比之下,年轻二十多岁的靓仔,一来就躁动,在对方身上花了钱,如果不劳点成本回来,那肯定不罢休。聪明的人,自己挣钱自己花,房租水电、衣食住行外,会给一点点,剩余钱存着买房又买车。另外的人,则是例外,甜蜜欢笑,一切安好,甚者会互表衷肠。

    他们过着美国人生活的方式,夜行者,那里有人约、那里跑,麻将,三公,老H机,吃猪肉,成了他们的日常。输的个底裤朝天,钱财日渐消瘦,直到步入FZ。又或者猎艳。年纪稍大一点男人呢,打点麻将,买辆好车,出入名牌,公园小区,又猎Y。好比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又或者说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有的人,慢慢转行做点事,如开马的二手老板,深夜的夜宵档,开会所,一切灰色。偶有转正之人,做起了工厂贸易生意。

    2010年,周老三做起了餐馆生意,一个布匹批发市场里,临近省城。

    不过,想来他是要二者兼收,在餐馆后房摆起了麻将包间。此时的李健城尚在店里做洗碗工。过了段时间,没见小舅子给李健城发工资,便要,两兄弟又不舒服。

    餐饮生意到还可以,不过他的社会知心好友,也帮了他不少,帮着直至最后让他犯起了老毛病,老撬棍又应运而生。开了一年饭店,便被收,成了第一次。

    想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道理可言!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被收是早晚的事,受苦受累的周家,老和小,也就成了周氏姐妹的心头肉。

    胆大妄为者,一次不足以自省,两次,三次,成了常态。被收几次又是个问题?问题的最后,又落到了周氏姐妹头上,难解的禅!伴随着恶性循环的顽疾,他们成了尴尬者,正经事做不来,以至于身无分文。母亲养老费,儿子成长费,又成了周氏姐妹的责任。

    曾经周老三与大姐夫李健城,在九十年代就有心结,为此产生了间隙,周幼芝又老帮着弟弟,这让李健城里外不是人,加重了李健城孤独的痛苦砝码。这李健城的孤独,也就成了周幼芝的痛苦。这痛苦,没有家庭的温暖,那她也就成了另一个孤独的灵魂。只是周幼芝没有败下阵来,因为她还有一对儿女,等着她。她也只有在烈日灼心的太阳底下,继续辛勤劳动,舍不得一天的休息,失去了本该属于她自己的快乐生活。这也让周幼芝业余生活及其的无聊,便有了能上班一天,就绝不偷懒。思想的痛苦与顽疾,这也和新时代下的青年李思琪,产生了传统与现代难于逾越的鸿沟。

    这就有了现状的李家,一家四口就有三人,在心灵上成了孤独,灵魂流浪的新人类。

    夜行者,和白行者,相得益彰,好像成了这个家族的宿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