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当地人的陶器-第2/2页



    看得出,两个孩子对带来的东西很满意,张宁却有些气馁。本来还想着用陶器征服当地人,这下没有可能了。

    接过石刀和陶罐,张宁发现罐有些沉,里面装了东西。

    罐口用木头做成的塞子塞着,他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木塞的材质是上次发现的那种厚树皮,这倒是一个新发现。

    张宁将罐放在地上,拔出木塞,一股酒香便弥漫出来。在拉莫示意下,张宁喝了一小口,酒度数不高,有股水果的香味,伴着略微的苦。这下连“酒”这种穿越神器也做不成了,他原本以为当地人还处蒙昧无知的原始社会呢。

    如此看来,尽管他们仍在使用石制器具,但并不意味着他们还不懂得制作更高等级的物品。他们现在仍在使用石制工具,也许只是因为受限于当地资源,亦或是石头在他们社会中有特殊意义,更偏爱石器罢了。

    张宁由此还想到一点:他们的服饰。

    他们的服装、佩饰都是经过精心制作的,譬如他们佩戴的项链上的圆珠。若是没有车床,磨制如此光滑的圆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需要一名熟练的工匠,耗费大量的时间来磨制。而若是已经有了车床,那他们的制造能力就只能用牛X来形容了。

    怔怔地想了一会儿,张宁作出了决断,他要去看看拉莫他们的族人,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张宁连说带比划了好一阵,两人也没明白张宁的意思。张宁知道一时半会儿是比划不明白了,干脆自己就带着他们去,用行动表明自己的意图。

    收拾好东西,带着他们来到车旁。其他东西都放下,只留伞撑杆,也就是登山杖。然后,张宁笑着指了指他们来时的路,也不管他们明白与否,揽着两人的肩膀就向南山走去。

    张宁知道,他们的家一定在南山,因为他们每次都是从南侧的山过来的。

    等爬上来南山,两人大约是明白了张宁的意思,恢复了之前活泼的模样,边说边笑的在前面带路。张宁笑吟吟地跟在后面,面上轻松,心中却有些忐忑。见过的当地人虽然都很客气、热情,但不保证所有人都是如此。现在前往他们的家园,在不了解对方风俗习惯的情况下,张宁心底真有些胆怯。

    沿着山脊他们向西行了一段,然后又顺着山脉西南坡开始下山。山坡上没有现成的道路,他们绕过灌木丛在草甸与裸地上行走着。

    对张宁来说,这样的路很不好走。阻碍他赶路的不只是崎岖难行的道路,还有大风。呼呼的风从海上吹来,吹得他脚步不稳。由于没有山势阻挡,这里的风比峡谷中强劲了许多。两个孩子却走得轻松自若,显然他们早已习惯这样的环境,对来去的路也很熟悉。行走间,他们不时的停下来等着落下的张宁。

    就这样走走停停,用了近两个小时张宁才真正见到他们的村落。此时,他们已经来到一条山岭的尽头,村子就在岭下南方,距离站立的地方已经不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