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我听人说三郎被倭寇杀了-第2/3页



    胡宗宪随口反问:“何在?”

    “倭人与海盗做生意,对于沿岸百姓起了贪念,杀人夺船,回了本国,到处传扬他们在我中国劫夺非常容易。

    那些破产的商人、浪人、武士纷纷起了我去我也能发财的心思,你不杀的他们血流成河,这种在日本流传的发财说法是不会灭绝的。

    倭国,是最为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贱,不知世上有恩谊,故而,只能用刀子说话,不能对他们有稍许好脸色。

    你一旦被他看到弱点,喉管就会被它立即咬破。”

    祝今宵的意思是,日本人觉得中国人好欺负,那他们的观念便是欺负我们,然后吃掉中国这块肥肉。

    典型的胆大不怕撑死的思路。

    “所以我认为镜子不擦不行,日本认不打不行。”

    胡宗宪对于祝今宵这般言论,大为震惊。

    或者他认为那些宵小倭人如何胆敢起这种心思的?

    这是胡宗宪以前未曾思考过的层面。

    他只晓得洪武皇帝说过日本人就是走路光脚,说话像青蛙叫的跳梁小丑。

    “尤其是这些人都受到了一些大名的支持和怂恿,有这股人存在,只要他们当政就会惦记中国,想法子会来祸害中国。

    不杀光他们,大明如何能长治久安,彻底平息倭乱?”

    “此事容本官想一想。”

    胡宗宪只是想要平息浙江的倭乱,并没有想那么长远。

    首先大明的水师都不允许远行航海,也多是内陆的水师。

    浙江一乱,对于大明的税收有着极大的影响。

    嘉靖三十一年以前,倭寇进犯沿海地区次数少,时间短,规模小。

    但在这年开始,他们抢掠次数越来越多,业务扩展到整个东南沿海。

    倭寇也不是抢一次就走,而是建立起来了根据地,进犯重点就是浙江以及南直隶。

    同样在嘉靖三十一年,海盗汪直已经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手下分为几大船团,苏杭等地百姓争相把子女送到汪直的船队当中去讨富贵。

    但是海上霸主汪直无法控制其余海盗势力,也无法完全约束部下,于次年被俞大猷击溃,败走日本。

    倭乱前两年集中爆发后,此事社会上引起了严重的恐倭心理。

    明人听闻倭寇的残忍行径,加之大明官兵在前期抗倭斗争中一败再败。

    普通百姓对于倭寇更是畏惧。

    地处沿海地区的绍兴府百姓始闻倭信,各乡民想拥入城者几万计,哭声震天。

    此时城内更是人挤人,慌乱的不行,生怕倭寇打进城中来。

    恐慌才是萦绕在数万人头上最致命的刀子。

    未曾进城的百姓,更是多的不可胜数。

    城墙之上有一相貌出众,肤色白皙,长得高高个子,胡须也十分规整,扶着城墙垛子向外观看。

    “倭寇如此横行,皆是严嵩之故。”

    敢在当众放此狂言的,正是山阴赘婿徐渭。

    一听这话,回乡守丧沈炼立即赞同附和,大骂严嵩父子。

    不远处的山阴县知县眉头微皱,不去理会狂士。

    他倒是希望胡巡按,能够带兵顺利绞杀倭寇。

    否则倭寇杀到此处,城外百姓自踏而亡者不知几许,他升迁是别想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