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侄儿这,穷的就剩下钱了



        ——执掌蜀中政务的卧龙诸葛亮。

        ——殒命于落凤坡的凤雏庞统。

        以及…即将在两年后猝死的——“蜀之奉孝”法正。

        这是刘备手下的三大谋士,三大军师。

        他们境遇不同,结局不同,理念也不同。

        “汉贼不两立。”

        “每与操反则事竟成!”

        这是诸葛亮隆中对中提出来的战略规划,也是刘备行为的“准则”,是他对自己清楚的“定位”。

        可事实上,在隆中对之后,刘备依旧在输。

        ——败当阳,奔夏口,弃新野,走樊城,“备”尝艰辛!

        为什么战略规划有了,准则有了,定位有了,却依旧难觅一胜呢?

        直到遇到了庞统,庞统告诉刘备,“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庞统不是反对刘备仁义,而是他觉得刘备太过强调仁义,太过强调“每与操反”,所谓过之而不及!

        于是庞统劝刘备,“兼弱攻昧,五伯之事”,意思就是说,有时候要和曹操一样,该狠的时候就要狠啊。

        如果说诸葛亮是为刘备建立了一个“伟、光、正”的战略、准则、定位。

        那庞统,就是斩断了刘备一切的小仁义,提醒刘备“可以保持理想”,但更要“立足现实”。

        于是,一个個见不得光的诡计,从他口中说出。

        庞统为了让刘备黑化,教会刘备什么是人主?

        教会刘备,在这乱世,想要立足,那就必须采取狠辣、阴损的手段。

        可惜的是,一场意外,庞统人没了。

        幸运的是,上天为刘备关了一扇窗,却又打开了一扇门。

        法正出现了。

        法正的“大军团”作战能力与他的“奇谋诡计”,让刘备的军团战斗力呈现质的飞跃,而这还不是刘备最喜欢法正的地方。

        刘备和法正是同一类人。

        法正是最懂得刘备心中所想。

        也正是为此,所有汉臣只会关心刘备飞的高不高,唯独法正关心的是刘备飞的累不累。

        汉中战场,刘备杀红了眼。

        他等了一辈子,等的就是这一场与曹操的决战。

        他冲在箭矢之中,谁也不敢劝刘备,因为…刘备是主公!

        唯独法正,他拦在了刘备的面前,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他只是说“我主上都不怕,我怕什么?大不了,我去地下见庞统就是了。”

        那时的刘备想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