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离去与奇遇
林杳说着,眼框有些微红,在这一趟远游,太多太多在富庶的江南道见不着的腌髒事,以前靠着自己努力打破陈规,好不容易读了圣贤书后的得来的道理与骄傲,似乎也慢慢的被抹去。
就连她自己也没想到为了区区一支福寿烟,同自己从小玩到大的侍女能背叛自己,若非自己有为应对家族追寻而制定的逃脱方案,说不定现在就在共荣军营里遭那惨无人道的折磨。
唐渊静静地听着,脑中想象了关于她对俗世的描述,结合自己在濠梁一路走来的见识,这可真是...糜烂不堪啊。
终于林杳说完,两人各怀心事,俗世和遥远的放逐地皆是日头落了西山。
在藉休息为由终于抽离了穿越状态,唐渊背靠躺椅闭目休息了一阵,眼光忽又粲然,来到桌前抽出草稿纸开始写写画画。
俗世里,已经和衣躺下的林杳辗转直至三更,思绪无停,又挑灯起,伏案就以神通随意挥洒在宣纸上。
...
次日清晨,两个同样手抓稿纸、顶着黑眼圈儿的两头活熊猫一打照面,不禁皆是有些好笑。
从盐津城早起的摊贩中带回一份看起来最正常的早餐,看似正常的咸豆浆,吃起来也象是正常的咸豆浆,但唐渊仔细尝来总感觉有哪里不对,但也不敢深究。
都吃下去了,等等有啥猫腻心里受罪的也是自己,那干脆就别管了。
简单用过早点,两人看了看对方。
“唐公子,你...”
“林姑娘,不如...”
又是止住话头,两人对视,这次唐渊很有默契的先说出自己的想法。
毕竟笨鸟先飞,先说完免得等等自己想的过于粗浅,珠玉在前反而不好意思那出来贻笑大方。
“虽说并无长时间、严谨地去实地考証俗世的每一处,但就描述的景况与观察,以我来看,无疑只不过是错的多与错得少的区别,对于俗世、或是说于俗世万民来说,都是有害的。”
“至于关于在山上给那些马匪的一条出路,若是每处皆是如此,看似解决之道,但实则只是扬汤止沸,绝非长久之道,奢望依靠俗世因一家之善的态度和施舍,是救不了俗世的。”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此事并无过错,乃是利民之举,至于解决之道....我也还没有头绪,一切需要更多的信息和思考。”
说完唐渊看向林杳,表示自己说完了,但忽然又想到一事,脸色古怪。
“话说林姑娘...我们同行这么久了,你这名字...。”
林杳一僵,当时于虚拟意识中因提防与唐渊随口掰扯的假名,只想到为了配合唤名时的惯性,刻意取了个与字发音相同的假名。
不料自己忘了还有一茬,哪有尚未出闺的少女自第一次见面就将闺名告与他人,也就是唐渊本非俗世人,对于这种过去的习惯反应不太敏说,才这么长一段时间没被戳穿。
“倒是忘了与唐公子坦承,小女子林墨缈,字安遥,此前因防人之心随意编造了个假名,不想这些天下来与公子的相处太过自然,安遥自己都忘了仍用的假名一说,还望公子见谅,若是不嫌弃,公子以后就叫我安遥吧”。
唐渊虽然是戳穿者,但自己其实更尴尬,就这点关于古人习惯的尝试,自己这么多天才察觉到这个破绽,属实是丈育了。
林杳定了定神,重新理了理自己被唐渊这番举动搅乱的心神,说道。
“至于关于公子前面所言,安遥也是如此做想,只凭一家或是几家之力并无办法挽救这糜烂的局势,或许最终的一切,还是得....重新培养出一位心思端正、愿意为万民思虑的俗世之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