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昨日重现-第2/3页



    妈妈教导孩子,没有前期铺垫,就像旷世武功的简省,只有一招,直达问题实质。儿时不懂妈妈的厉害,现在才明白一招里的修炼,妈妈更适合作导师。

    放松时妈妈不如婆婆温暖,但我如果信了婆婆展示的温暖而没有警醒自己的身份,随时都会有被打脸的风险。打了就打了,记吃不记打的后果。婆婆在我身上做了太多无用功的算计,只有她自己沉浸其中,我渐行渐远。

    记得有一次从姥姥家回来和父母住了几天,妈妈像招待小客人一样地小心,中午她从食堂给我们打来饭菜,还有精粉馒头。第一次吃精粉馒头的我们狼吞虎咽。妈妈满是怜爱地看着我们,一个劲地说:

    “慢点,慢点,别噎着......。她被我们的饭量惊着了,怕我们撑着,又想满足我们的需求。

    我和弟弟都愿意和妈妈上街,因为她在看到烤地瓜摊时,俯下身子问我们要不要吃,而爸爸不会。

    妈妈不像有的妈妈那样手巧,会做出各种新样式的衣服打扮孩子。她曾经为我做过一件短袖衫,那是唯一一件由她亲手缝制的衣服。我记得因为不会做,她一遍遍地拆了做,做了拆,最后终于做成了。

    我很自豪地穿着这件花短袖向小朋友炫耀:

    “这是我妈给我做得,是我妈给我做得。”

    那真的是一件很漂亮的衣服,白色的底子,粉红色的点状小花。我还记得胸前有一个小兜,上面还订了一个银色的表面都是小圆突起的扣子。那件衣服我一直收藏着,直到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被妈妈打包送了人。

    我还记起暖洋洋的阳光下,我趴在妈妈腿上,妈妈为我掏耳屎……;还有妈妈临上班前匆匆给我们养的鸡拌食的情景……。那时的她是普通而温暖。这些记忆后来逐渐被她的忙碌和疏离所掩盖。

    我又记起妈妈外地培训不在家时,爸爸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带我和弟弟去公园,自行车前面大梁上一个,后面座位上一个,爸爸都是先将右腿跨过大梁,左脚支撑,等我在后座坐好后就发动。

    想起在爸爸带我们看完了电影回来的路上作滑稽动作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还有很多很多……

    即便是一直以来对父亲耿耿于怀的,随时随地教育导致的紧张,现在重新回顾,也有了不一样的体味。

    春秋天晴好的早晨,爸爸带着我和弟弟走在湖边,和风拂面,波浪一**地冲上岸边的沙石,不绝于耳的“哗哗”声渗透进时空,同时响起的还有爸爸的教诲“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道理,到了今天,才有了切入心扉的感受。

    爸爸给我的终身信念不止这些,还有“人不可有害人之心,但不可无防人之心”的保护意识,统筹安排时间的效率意识。至于“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的测试,则多了哈哈一笑之后,昨日不再,时光已逝的伤感。

    睡着的儿子动了下,因高烧睡不踏实,身体又扭动了一下,我赶紧轻拍安抚。

    拿儿子对我的指责和我小时对爸妈的埋怨相比较,我不知道我们谁做得可能会更好一些,但从我对父母的记忆来看,我不知长大后的儿子会怎样看我,我也隐约开始有些明白,虽然我一直努力要走出父母的阴影,想要做一个温柔体贴的好妈妈,可生活的磨砺也许已使我变得粗糙与冷漠,就像当年我对父母的记忆。

    而在我极力想要摒弃父母那些为我所不认可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的同时,受我的性格和能力等其他因素的制约,也在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带来另外一些的缺憾与不足,这些可能只有在儿子长大后讲给我听时我才能得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