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岁月静好-第2/3页



    有的时候是插积木时,别的小朋友都围桌坐在一起,他自己坐在旁边的一张桌子旁玩自己的,依然是旁若无人、我行我素。

    就个人而言,我欣赏儿子的这种旁若无人、自得其乐和我行我素。那份不为外界所扰,不入凡尘的超凡脱俗的气质。可我同样希望别人能像我一样来欣赏和注意儿子的这份美质。

    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最不能达到的恰恰是儿子的这种状态。虽然我也不是那种引人注意的人,但我希望被关注,就像现在希望儿子被关注、被欣赏一样。我希望自己被关注的虚荣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点消退,现在的我,更愿意被人群淹没。

    我是我,我欣赏儿子。但又是矛盾的,我希望儿子能够拥有实力,而不仅仅是一种随遇而安的性情。甚至在和儿子生气后,当儿子主动先与我沟通时,也会患得患失。

    儿子性格并不孤僻,可幼儿园的邱老师,那个很有耐心的好老师,总说儿子内向,不爱与人交往,这也表现在她给儿子的评语上。

    对邱老师给儿子的评语,我总不能释怀,只有两句半,而其他小朋友的评语却很多,并且一直在添加,我儿子下面的评语很长时间了还是两句半,好像被忽视一般。

    可在我的观察中,与儿子经常在一起的那几个有好多评语的孩子并不比儿子强多少。我儿子八个月会叫“爸爸、妈妈”,九个月会正式说话,身边和他一起成长的同龄孩子都没有他的早慧。即便是现在,班中的小朋友也没有任何一个能比得上我儿子口吃清晰。

    儿子爱听故事,表达能力也很强。他听过的故事,可以从头到尾背诵着讲给我们听。

    但老师为什么发现不了呢?也许她们并不想发现。因为儿子不爱惹事吗?不惹事便不会被老师注意。我也会为此纠结。

    孩子小的时候,总在不自觉间拿儿子和别的小孩比,看到儿子不如别人的地方,心中会有些不舒服。

    后来逐渐变得坦然。自然界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也没有一样的,个人有个人的特点,只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就能成人。儿子从小到大都不是个外向张扬的人,但虽然内向,却并不孤僻,而且很享受一个人的时光。

    随着儿子的渐渐长大,棱角也开始展现,不再凡事顺从了。我们之间发生争执时,很多时候,还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变通一下。

    我不再担心孩子默默无闻,人群中的他总是与众不同,这不是我刻意追求得来的,而是孩子健康成长到当前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状态。

    思绪如没有河道的溪水漫流……

    今夜有些淡淡的忧伤,想要有人陪我出去走一走,听一听夜晚的静籁和静籁外的虫鸣,也听一听小草成长的声音。

    我自己能做到吗?在这漆黑寂静的黑夜里,如果能,那我还想再多些要求。

    ……我应该睡觉去,太晚了。

    好长时间了,因为忙碌,为了第二天的正常,我按时作息,今天也应该这样。可我还是有些期许……

    其实,就算这样坐着,什么都不想,时间也会很快过去的,会直到天亮。不知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出于本能,我好像没有浪费过。

    但今天我突然想挥霍,什么也不做,只坐着听钟摆一声声走过。

    回放这段存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态。当时有点心疼自己。感觉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都很大,都需要我一个人承担,不是别人不关心,但都需要自己面对,强撑。

    十年后回放,没有了当时的感伤,都不想在此停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