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简历、试讲与对话
对于学校的人员招聘我没有得到明确的消息和通知,只是从主任和同事的口里听说了这件事情,大约是在暑假之前要组织考核面试,7月下旬完成流程,确保下学期顺利开学。
在办公室里我内心有着些许的紧张,打开稀疏的简历,寥寥几笔就概括了大学四年的收获。课业成绩一般,甚至还有一门挂科,获奖一栏无外乎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文艺活动积极分子之类的,另外就是还有一张广播站的社团证明,唯一拿得出手的是大二那年的单科成绩三等奖学金。至于在2006毕业时候同学们手里的计算机二级证书、导游证、教师证等等一系列的资格证书,我竟然一本也没有,只有一个英语四级合格证可以撑场面,那还是我考了三次才得到的。
当我打印好简历,小心翼翼的送到学校办公室的时候,收简历的老师一脸的诧异。
“谁通知你来交简历的?”
“哦,我听说学校在招聘,就送过来了。“
他轻蔑的看了看我,满脸不屑的说了句“放在这儿吧”
桌子上放着几份制作精良的简历册子,最上面一个女生的简历封面上还彩印着大头照,”XXX医科学院应届毕业生,大学英语六级......”
不知道学校此次考核是怎么样的程序和目的,不知道对于我们这些已经在上班的“临时工”有没有照顾,现在回想起来,一切的遐想都只是一厢情愿的。
在惴惴不安中刚回到办公室里就遇上了刘主任。
“你也去送简历了?”不知道消息怎么传播的如此之快,从这个楼到另一栋楼也就五六分钟的距离,消息竟然已经提前到达了。刘主任那似笑非笑斜眼轻佻的话语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内心,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无所适从。
戴维嬉皮笑脸的打趣道“恭喜啊,就要转正了,下学期可以排课了。请吃饭?”
“好,中午请大家吃饭。”我尬笑着,“大家中午聚一聚。”
“流川还是勤快,来了办公室两周了,工作多认真的。”周姐冲我亲切的点头。
老王说“是啊,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以后还是年轻人的天下。”
办公室里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聊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刘主任已经回自己的办公室了,我在桌子上收拾着材料,把新送过来的书刊和报纸分类,按照部门的清单一一送过去。
中午,周姐提议就在学校后面的巷子里吃大盘鸡,大家都觉得那家味道还不错就一起过去了,只有刘主任没有来。
“来来,难得大家今天聚一聚,以茶代酒干一个。”戴维是最爱表现的,不论何时何地脸上总是挂着自信和笑容。
“还是欢迎下流川吧,年轻人来学校好好干”周姐很体贴人,说话也好听,对于年轻人总是有着几分的照顾。
“听说这次招聘不是那谁的女儿要来吗?!”老王插了一句。
“谁啊?”
“教务处那个,老邹家的,她女儿不是从英国回来了嘛。”
“哦哦,想起来了,他家女儿都留学回来了啊”
“这次来的应该有几个都是家属子女。”
“流川有女朋友没有,在学校里找一个”戴维不知道是不是在打趣我还是认真的。
“对对,家属区还有有卖房子的买一套,找个老婆结婚生个孩子。”老王和周姐纷纷附和着,我只能勉强的笑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顿聚餐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情,“朝中无人难做官。”号召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政策并没有在这里得到落实,关系户、家属子女是此次招聘的主要对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