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畔
“师父,师父?”
清晨,竹卧雪练完功回屋,桌上已放着吃食,可四处都找遍了,也不见师父的踪影。桌上的白粥还冒着热气,看来师父没走多久。
兴许师父有事下山去了吧,毕竟以前也有过,那时自己还以为师父不要自己跑了呢。害得师父回来后哄了好半天才作休,现在想来,倒是好笑。竹卧雪这般想来,也就放弃寻找了,走到桌前坐下,准备先吃饭了。
这时,竹卧雪发现碗下压着一张纸,之前光顾着找师父了,所以没看见。竹卧雪端起碗,取出纸,打开一看,是师父的留言,上面写道:
徒儿,当你看到这张纸时,我已经离开了。虽然我也不想走,但是有些事情却不是不想做就能不做的。莫怪为师不先与你说一声,每当我想告诉你时,看着你的笑容,总是开不了口,怕惹你伤心。为师看不得你的伤心,无奈只好出此下策了,希望你能原谅为师的不辞而别。
徒儿,你也下山去吧。你的剑道已在心中,但还需要磨砺才能出锋芒。去看看这世间吧,以前我只与你讲世间的事,而不多说自己对世间的看法,就是为了今日。让你能够不带任何偏见地感受这个世间。你自己感受的世间,才是真正的世间。
徒儿,不必来寻为师,当该见面时,为师自会出现。徒儿,我们江湖再见。
卧眠青篁里,应向红尘吟。锻就三尺玉,不改冰雪心。
徒儿谨记,为师去也。
说了这么多,但还是改变不了不辞而别的事实嘛,不过这也是师父的风格。他可不会喋喋不休地叮嘱个半天,最后走时还恋恋不舍地一步三回头,虽然他平时话倒是挺多的。竹卧雪试着想象了下那样的场面,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微笑。偶尔那样的话,倒也挺有趣的。
下山吗?那就下山去吧,去看看师父说的世间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间。只是少了师父的话,确实有些无趣了呢。
……
-----------------
三月十四,杭州钱塘,西子湖畔。竹卧雪他们于昨日傍晚抵达此地,想来试剑大会已是不远,且除了竹卧雪外,大家都有兴趣,便索性在此地驻留几天了。这一路来奔波跋涉,甚是辛苦,难得可以放松下,四人自是要把握住机会了。
他们四人想到若是等大会开始,再游西湖的话,怕是不能尽兴。而既然来都来了,若是不能尽兴,未免可惜。所以四人一合计,便打算先一游西湖再说。
于是休息一晚后,竹卧雪四人于今日辰时到净慈寺上香礼佛,在“南屏晓声”中上了雷峰塔,一览西湖全景。再在花港观鱼后,乘船环游西湖。看罢那苏堤,平湖,自断桥下穿过,听着莺啼柳浪,登上了“三潭映月”。吃过饭,卧雪几人休息片刻,又访灵隐,登飞来,最后去曲院拎了两壶酒来,祭拜了岳武穆。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余晖洒在雷峰塔上,光芒万丈。竹卧雪四人赏罢了这壮丽景象,皆是感叹一声“西湖美景,名不虚传”。当竹卧雪还在遗憾不能欣赏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时,梅晓寒摸了摸肚子,舔了舔嘴唇道:“西湖美是美,就是大家不饿吗?再好看也不能当饭吃嘛。”
方平笑道:“梅娘子说的对,我们吃饭去吧,中午随便吃点对付下便算了,晚上可要吃点好的,听说西湖美食可是也挺多的。”方平说罢,四人也就寻酒楼去了。
路上,黄莺问晓寒道:“晓寒,你这一路下来嘴也没闲着嘛。什么荷花糕,桂花糕,绿豆糕的,你看,光是糕你就尝了三种,更别说还有什么茶酥,荷花酥了。”黄莺一边说,一边掰着手指给梅晓寒数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