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美好的日子



    六月问:“你会对我好不?”

    顺娃答:“你放心,我肯定对你好一辈子”他信誓旦旦地看着眼前这位姑娘,两个乌黑发亮的麻花辫垂到肩膀上,空气刘海下面是弯弯的眉毛,微微发胖的脸上是红彤彤脸蛋,嘴角边的美人痣恰到好处地点缀着,精明的眼睛忽闪闪地望着他,那是满怀期待的眼神。这天是他们领结婚证的日子,六月想拍一张照片做留念。照片上盛开的百合花后面六月微微发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梳着两个黝黑发亮又长又粗的麻花辫,一尘不染的衣服,那是她最喜欢的一件黑色西装,下面是一件暗红色的毛衣,织着漂亮的花纹,那是她的杰作。美丽如画的她把自己收拾的一尘不染,落落大方,姑娘的笑容似乎想让幸福永远定格。顺娃着一身中山装,还是上学时的那套,是他拥有的最好衣服。两个新人都充满了对往后新生活的美好向往。

    这是个桃花含苞待放的季节,柳树刚刚嫩绿,杏花也在为绽放酝酿着,到处都是春的气息,小草探头探脑,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已经盛开的野花朵,虽然只是一枝独秀,虽然纤细苗条的那么不起眼,但仍在默默过着属于自己的春天。

    二月二这天,天才蒙蒙亮,六月和顺娃起得很早,庄稼人懒了是没饭吃的。再说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还有仪式要搞。

    六月洗漱后将厨房灶堂的草灰掏在簸箕里,顺娃端上,一只手拿着一根小棍,沿着屋里屋外打撒,念叨着:“龙抬头,虎抬头,各样虫虫儿都抬头,一棒打在灰里头”,一直布撒到场中心。草灰有杀虫作用,在“龙抬头”布灰的主要目的是祭祀天地神灵,保佑一年中不要发生虫害,确保庄稼丰收。

    仪式结束后,顺娃用炉子笼火熬罐罐茶喝,他喝几罐,给六月也熬几罐,就着馍馍,吃着喝完就去上洼了。

    开始播种的第一天叫“动农”。二月是“龙抬头月”,龙是水神,庄稼丰收,离不开龙神播撒的甘露润泽。在第一次播种时,顺娃也和乡亲们一样举行“祭龙”仪式,吆着两头驴,扛上犁,背着耱,拿着掀、枹子,耙子,背上种子,端上香火纸炮,酒茶来到地中心,架起驴子,这其中灰色的是他们自己的,它肚子大大的,就像有驴娃一样,黑色的是他哥哥家的,腿长长细细的,瘦瘦的,好像一直在挨饿,两家的耕驴联着种地,(今天他家种,明天哥哥家种,)他在地心耕一个大“田”字,然后跪在田地上,烧香化表,祭酒泼茶,顶礼膜拜,祈祷龙神保佑,一年里风调雨顺,庄稼获得丰收。

    粪是前一天两口子铺在地里的,铺的匀匀儿的,农谚说“种田不上粪,等于瞎胡弄,要想庄家旺,粪筐不离膀”这满地的粪堆堆都是这对年轻人忙里偷闲肩挑到各处地里的。

    顺娃用犁在驴后面耕地,驴脖子上绑着腰脖(用粗布包裹着麦草缝成一条长围脖,绑在驴的脖子上),身上套着套绳(前面是胳膊粗细的两根木棍,竖着绑在腰脖的前面,两根木棍的一头儿上各钻着眼,从眼里穿下来的两根绳子,搭在驴肚子两边儿,最中间还有一只旧鞋底子,也是打眼穿着绳子,以防两边的绳子掉到地上,绊住驴的脚,最后面是一根带钩子的棍子,搭在驴屁股下面),用钩子勾着犁才能让驴出力拉着犁走。头一犁,六月牵着驴不让它们胡乱走,顺着地边精耕细作不错失一犁的土地。耕顺了,顺娃一犁一犁的耕,六月就在他的后面窜籽,她念叨着:“豆稠没苗,麦稠没拨(没有挑剔的。)”就这样一亩亩的麦田种上了。

    眼看桃花飘飘落落,在桃树下铺上了几片片不均匀的白色花瓣;粉红的,白色的杏花也随着几阵春风洋洋洒洒,蜜蜂还在贪婪地采蜜,还是花骨朵里就在炫耀自己是白富美的梨花已经按耐不住了。麦子刚刚安顿上,又是胡麻,这是榨油的,过节过年煎的油饼,平时炒菜做饭用的油都是胡麻榨的油。这天刚种完胡麻,六月说:“今儿我拾了些小蒜,正好起了面,回去给你烙小蒜饼饼儿吃。”顺娃憨厚地笑笑说:“好的很!”小两口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